1、测试系统图书信息
书名:测试系统作者:巩明德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年08月ISBN:9787122034779开本:16开定价:36.00元

测试系统(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有哪些)
2、测试系统内容简介
《测试系统》对机电液测试及应用技术进行了介绍。首先介绍了机电测试系统中常用传感器应用接口电路设计。介绍了测试数据在与微机系统传输过程中的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结构与常用芯片接口,并举例说明了多路巡回检测数据采集系统。详细阐述了步进电机测试技术、驱动器电路及闭环控制。介绍了电液比例元件和系统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在测试系统配置与抗干扰技术中介绍了总线的可靠性设计与芯片配置设计,并举例说明了典型芯片构成的保护和监控电路。后总结了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并针对设计实例说明了设计过程。《测试系统》注重以实例说明机电一体化测试技术,可作为有一定专业基础的人员从事机械、电子等相关专业设计的自学和参考用书,也可供工科院校研究生,本、专科高年级学生在校从事相关设计的参考书。
3、测试系统图书目录
第1章绪论第2章传感器及其应用第3章过程通道与数据采集系统第4章步进电动机测试与驱动控制技术第5章电液比例测试技术第6章测试系统配置与抗干扰技术第7章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参考文献……
4、测试系统编辑推荐
《测试系统》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5、测试系统目录
第1章绪论
1.1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概况
1.2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分类
第2章传感器及其应用
2.1传感器的补偿和标定
2.2传感器信号采集传输
2.3常用传感器应用电路设计实例
第3章过程通道与数据采集系统
3.1模拟量输入通道
3.2数据采集系统
3.3模拟量输出通道
第4章步进电动机测试与驱动控制技术
4.1步进电动机的测试技术
4.2步进电动机的驱动器电路
4.3步进电动机的闭环控制
第5章电液比例测试技术
5.1电液比例测试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则
5.2电液比例加载装置的设计与分析
5.4四通比例阀液压试验回路及比例方向阀静、动态特性测试方法
5.5比例控制泵的液压试验回路和测试方法
5.6比例元件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
第6章测试系统配置与抗干扰技术
6.1总线的可靠性设计与芯片配置设计
6.2TL7705构成的掉电保护电路
6.3微处理器监控器MAX703~709/813L
6.4测试系统抗干扰技术设计
第7章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设计方法及实例
7.1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7.1.1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7.1.2系统设计的特点
7.2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7.2.1确定测试任务
7.2.2选择微处理器和外围设备
7.2.3建立数学模型,确定控制算法
7.2.4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7.2.5硬件和软件的具体设计
7.3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设计应用实例
7.3.1IBM-Pc与8098上下位机炉群温度远距离测试控制系统
7.3.2数控机床工作台电液位置伺服系统设计与仿真
参考文献
6、测试系统序言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在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工业渗透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技术,由于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关注,已成为现代科技、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特别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进步与普及,机电一体化产品已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整个社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需求日趋旺盛,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书籍也越来越多,但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不断创新的高新技术,其创新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是其他学科与技术领域所少有的,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科技工作者,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当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综合ISL技术,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涵盖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控制、信息等多个学科,但机电一体化并非是这些技术的简单叠加,它的优势较多地体现在这些技术的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从而形成某一单项技术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并将这种高度通过性能优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而体现出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这些特性决定了一个性能优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的设计者必须是一个基础理论扎实、掌握新发展动态、见多识广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科技工作者。
应广大科技工作者热切期望系统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需要,我们根据当今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前述特点组织编写了这套《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丛书》,丛书的作者都是长年从事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与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并且在此之前大多参加过有关机电一体化技术书籍的编写工作,这套丛书的编写吸取了他们多年的教学经验、科研工作经验和同类书籍的编写经验。
与以往同类书籍相比,本套丛书内容新颖,文字精练,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全套丛书共包括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接口技术、机电一体化执行元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等几个方面,通过大量实例分析,使读者能对当代新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和技术融会贯通,从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技术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析、设计与开发。本丛书的内容定位侧重于工程应用,重点讲解各种理论与技术的应用与实现,力求避开泛泛的理论分析与论述,并突出强调相应领域的新进展。
7、测试系统文摘
第1章绪论
1.1机电一体化测试系统概况
1.1.1测试技术作用及其发展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先进的测试系统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精密机械加工中的测试,如果用陈旧的测试方法,即经过几个加工过程后进行人工质量检测,那么,这意味着所得到的产品往往是一个次品甚至废品。事实上,现代精密机械工艺中的测试,是在工件加工过程中对各种参数(如位移量、角度、圆度、孔径等)和影响加工质量的间接参量(如振动量、温度乃至刀具的磨损等)进行实时监测,随即将测试数据送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由计算机实时地向执行机构提供数据,从而达到对加工过程的反馈控制。只有这种在线测试一处理一控制三位一体化的系统才能保证预期的高质量要求。要完成这样的任务,简单的仪器是不能胜任的,需要复杂而先进的微机测控系统来承担。
测试技术虽然从古代就开始,然而微机自动测试技术却是在近40多年才发展起来的,在短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国外自动测试系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为适应军事需要开始研制的。在初十多年间,自动测试系统虽然在军事上昀应用取得一定成功,但终因结构庞大、代价高昂,而在其他领域中未得到广泛应用。直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半导体集成电路和数字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各类型号的自动测试系统才相继出现。这段时间的自动测试系统基本上具备了精度高、速度快、功能强的优点,而且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但这些系统都是由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其可靠性不高,且大多数是专用系统,欠通用性和灵活性。20世纪70年代,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飞速发展和微处理器的问世,加快了自动测试系统发展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