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发热量
煤的发热量是煤质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主要是燃烧设备热工计算的基础:燃煤工艺过程中的热平衡、耗煤量及热效率等的计算都是以所用煤的热值为依据的。在设计电厂锅炉和蒸发量大的各种高压锅炉时,也需要根据煤的平均低位发热量来考虑锅炉种类、型号、燃烧方式。在国际煤炭分类标准中,挥发分大于33%的烟煤以及褐煤,发热量(恒湿无灰基)是一项确定类别的指标。工业和商务上多依收到基恒容低位发热量(Qnet,v,ar)进行计算和设计,高位发热量,因为这个数据最近实际燃烧能量消耗情况。低位发热量也即由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后得到的发热量。尤其是签订合同时,要注意是高位还是低位发热量,因为要减去水分,高位发热量,经验公式是1个水分就会掉60-70大卡的发热量。发热量国标的单位是MJ/kg,行业上常用的则是大卡,MJ/kg和大卡的划算:
弹筒发热量高位发热量
目前在天然气能量计量领域的技术开发及其标准化方面,体积流量(Q)计量方面通过采标而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小型且实用的标准体系;且已列入法制计量范畴并取得政府授权。但在天然气发热量(H)测定的技术开发及其标准化方面,虽然近年来发布了一系列有关天然气发热量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的国家标准,然而执行这些标准时必将涉及的有关术语及定义的规范、溯源链结构的架构、标准方法的确认、标准气混合物(RGM)的研制,以及测定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等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本文将就这方面的问题发表一些管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间接法测定发热量的溯源性(链)
众所周知,计量结果的溯源性是评定其不确定度的基础。从计量学的角度看,溯源性的涵义是计量结果可以通过连续的、已知不确定度的溯源链与合适的国际或国家标准相联系。天然气分析属于化学计量范畴,溯源性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高位发热量与低位发热量区别
水流式热量计测量热值原理是一定量的燃气试样,在恒定压力和同等温度的空气条件下完全燃烧,将燃烧后的气体生成物冷却至原先燃气温度并将燃气中含氢的组分所生成的水蒸气冷却成冷凝水,这些总的热量都由水流完全吸收下来,高位发热量,从而经过热量计的水量和水流温升计算出燃气的测试热值,再将测试过程中各种必须考虑的修正值换算至标准状况下的燃气热值。如此测得燃气热值称为高位热值,也称为总热值或毛热值。高位热值减去燃气试量冷凝水量的气化热即该燃气的低位热值。
2、燃烧式热值仪
燃烧式热值仪是应用热平衡原理测量净热值的。当燃气与空气混合燃烧,排气温度在5°C范围内的稳定性进行测量的。当燃烧温度随着燃气的质量变化时,相应地调节冷空气的量被加进来。冷空气的量与测量值成比例关系,高位发热量,由此可计算出净热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