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荧光光谱仪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以原子在辐射能激发下发射的荧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它具有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光谱两种技术优势,原子荧光光谱仪,并克服了它们某些方面的缺点:分析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一般来说,分析线波长小于300nm的元素,其AFS有更低的检出限:谱线简单,光谱干扰少,原子荧光光谱仪器可不要分光器;分析校准曲线线性范围宽,可达4~7个数量级;由于原子荧光是向空间各个方向发射的,容易制作多道仪器,因此能实现多元素同时测定。

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荧光光谱仪为什么用氩气作为载气)
原子荧光光谱法目前多用于砷、碲、锑、铋、铅、锌、锡、锗等元素的分析。它存在荧光猝灭效应和散射光的干扰等问题。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光源的特征辐射后,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原子荧光光谱仪,然后又跃迁返回基态或较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辐射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是光致发光,也是二次发光。当激发光源停止照射之后,发射过程立即停止。
原子荧光光谱仪为什么用氩气作为载气
1、四灯位原子荧光主机1台。
①顺序注射泵进样系统1套。
②不低于180位极坐标自动进样器1台。
③高效涌流式化学气相发生气液分离装置1套。
2、一体化设计的形态分析预处理装置:内置双柱塞杆高压二元梯度泵(梯度洗脱)、色谱分离系统(含恒温控制系统)、紫外消解装置、六通阀1套。
3、配置液相色谱自动进样器1台(不低于90位)。
4、数据记录、输出设备(数据采集系统:i5以上处理器,3GHz以上主频,8GB以上内存,1T以上硬盘,20寸以上显示器,正版操作系统及正版Office软件;数据输出系统:A4幅面激光打印)1套。
5、元素总量测量、形态分析测量及处理软件1套。
6、专用色谱柱(用于测As的阴离子柱及保护柱)1套。
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原理
标题:国产科学仪器原子荧光光谱仪基本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法是通过测量待测元素的原子蒸气在辐射能激发下产生的荧光发射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含量的方法。
气态自由原子吸收特征波长辐射后,原子荧光光谱仪,原子的外层电子从基态或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经过约10-8s,又跃迁至基态或低能级,同时发射出与原激发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称为原子荧光。原子荧光分为共振荧光、直跃荧光、阶跃荧光等。
发射的荧光强度和原子化器中单位体积该元素基态原子数成正比,式中:If为荧光强度;φ为荧光量子效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发射荧光光子数与吸收激发光光子数的比值,原子荧光光谱仪,一般小于1;Io为激发光强度;A为荧光照射在检测器上的有效面积;L为吸收光程长度;ε为峰值摩尔吸光系数;N为单位体积内的基态原子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