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鼎商环保网!

扫码关注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污水处理设备

鼎商环保网
微信扫码关注

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

作者: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热度:259
内容摘要: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MHSO1手持气象站是一款可实时测量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可移动式气象观测仪器,通过液晶显示屏可实时现场读取数据中国气象局官方网站关于我们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手持气象站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手持气象站以及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

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

1天气预报软件没有广告那种

天气预报软件没有广告的如下:

1、墨迹天气:

墨迹天气app每天为用户及时更新所在地最新的天气情况不带广告实时天气预报最准确的app免费,并且墨迹天气iPhone版还为使用者提供穿衣和出行建议不带广告实时天气预报最准确的app免费,是用户身边的气象专家。

2、彩云天气:

彩云天气app是一款天气雷达类应用,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可以预报几点几分下雨的应用。彩云天气app可以精准到分钟级别,预测实时天气变化,堪称目前国内第一款实时降雨雷达应用。用户们可以知道几点几分会下雨、雨下得多大。

3、天气君:

天气君是天气网推出的手持终端应用。覆盖国内外5000多个城市天气信息,天气信息准确全面,气象数据精准至分钟级和公里级,实时监控天气状况,为用户提供空气质量、污染指数、温度趋势等生活指数。

4、2345天气王:

2345天气王app来自2345软件旗下推出的一款天气应用,其可以精准预报15天全国3259个城市的天气变化情况,实时发布500个城市空气质量,还可以查询雾霾等空气质量指数。

5、天气通:

天气通一款实景天气预报App软件,其详细报道24小时最新天气预报实时更新,同时提供全国主要城市的PM2.5指数,为用户提供出行建议。天气通首创的语音播报功能更使天气通一跃成为手机天气软件的里程碑。

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

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

2手持气象仪测量需等待多久

5分钟左右。手持气象仪是专门针对农田、草场局部小尺度环境设计的,对与植被和农作物生长密切相关的土壤、水气等环境参数监测的农田小气候站。它主要观测与农业相关的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露点温度、光合有效辐射等6个环境参数气象要素,为农业科研、农业生产等提供良好的支持。

3埃菲尔铁塔是哪国的

问题一:埃菲尔铁塔是哪个国家的 埃菲尔铁塔是巴黎的标志之一,被法国人爱称为“铁娘子”。它和纽约的帝国大厦、东京的电视塔同被誉为西方三大著名建筑。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博览会上最引人注目的展品便是埃菲尔铁塔。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是法国建筑师居斯塔夫埃菲尔。早年他以旱桥专家而闻名。他一生中杰作累累,遍布世界,但使他名扬四海的还是这座以他名字命名的铁塔。用他自己的话说:埃菲尔铁塔“把我淹没了,好像我一生只是建造了她”。当初,法国 *** 虽然决定在巴黎建造一座世界最高的大铁塔,但提供的资金只是所需费用的1/5。埃菲尔为实现他的设计,曾将他的建筑工程公司和全部财产抵押给银行作为工程投资。 1887年1月28日,埃菲尔铁塔正式开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时,夏季每天工作13小时,终于,1889年3月31日这座钢铁结构的高塔大功告成。埃菲尔铁塔的金属制件有1.8万多个,重达7000吨,施工时共钻孔700万个,使用铆钉250万个。由于铁塔上的每个部件事先都严格编号,所以装配时没出一点差错。施工完全依照设计进行,中途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可见设计之合理、计算之精确。据统计,仅铁塔的设计草图就有5300多张,其中包括1700张全图。 建成后的埃菲尔铁塔高300米,直到1930年它始终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铁塔上增设了广播和电视天线,它的总高已达320米。站在塔上,整个巴黎都在脚下。每天都有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前来参观。到1988年,“铁娘子”已迎接来自五大洲的游客1.23亿人次。 1989年3月31日,埃菲尔铁塔整整100岁。为此巴黎铁塔管理公司特地主持隆重的纪念活动,重现了百年前埃菲尔率众登顶的历史场景:身着黑色礼服、头戴宽边礼帽、手持国旗的“埃菲尔”和30名“知名人士”、“建筑工人”,在隆重的鼓乐声中拾级而上。当他把三色旗插上塔顶时,21响礼炮齐鸣,群鸽绕塔飞翔,彩色气球飘上蓝天。在铁塔2层平台的围栏上悬挂着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的“庆祝铁塔100岁”的彩色条幅。无数游客翘首目睹了这一壮观场面。 埃菲尔铁塔经历了百年风雨,但在经过本世纪80年代初的大修之后风采依旧,巍然屹立在塞纳河畔。它是全体法国人民的骄傲。 埃菲尔铁塔占地一公顷,耸立在巴黎市区赛纳河畔的战神广场上。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全身都用钢铁构成,塔身总重量7000吨。塔分三层,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115米,第三层274米。除了第三层平台没有缝隙外,其他部分全是透空的。从塔座到塔顶共有1711级阶梯,现已安装电梯,故十分方便。每一层都设有酒吧和饭馆,供游客在此小憩,领略独具风采的巴黎市区全景:每逢晴空万里,这里可以看到远达70公里之内的景色。

问题二:埃菲尔铁塔是哪个国家的? 法国

问题三:埃菲尔铁塔是哪个国家为哪儿个国家建造的 埃菲尔铁塔是1887年1月26日动工,1889年5月15日开放的,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一译“艾菲尔铁塔”。法国巴黎著名铁塔。在塞纳河南岸马尔斯广场的北端。塔身为钢架镂空结构,高320米,重9,000吨。有海拔57米、 115米和276米的三层平台可供游览,第四层平台海拔300米,设气象站。顶部架有天线,为巴黎电视中心。从地面到塔顶装有电梯和1,710级阶梯。1889年法国工程师埃菲尔为庆祝法国大革命一百周年和在巴黎举行世界博览会而设计建造。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是古代巴黎的象征,那么,埃菲尔铁塔(Eiffel Tower, 法文为:La tour Eiffel)就是现代巴黎的标志。 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云中牧女。埃菲尔铁塔是为隆重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在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举行之际而建的。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1889年适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法国 *** 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筹委会本来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体、园林和庙堂的纪念性群体,但在700多件应征方案里,选中了桥梁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1832-1923)的设计:一座象征机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 【钢铁杰作】 铁塔采用交错式结构,高300米,由四条与地面成75度角的、粗大的、带有混凝土水泥台基的铁柱支撑着高耸入云的塔身,内设四部水力升降机(现为电梯)。它使用了1500多根巨型预制梁架,250万颗铆钉,总重7000吨,由250个工人花了17个月建成,造价为740万金法郎,每隔7年油漆一次,每次用漆52吨。这一庞然大物显示了资本主义初期工业生产的强大威力,与其说是建筑,不如叫做装配更为恰当。在设计、分解、生产零件、组装到修整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科学、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同时也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 就象二次大战胜利后远渡大西洋、在纽约落户的自由女神像一样,埃菲尔铁塔在不和谐中求和谐,不可能中觅可能。它对新艺术运动的意义决不能牵强附会地理解为只是从塔尖到塔基那条大曲线,或者塔身上面一些铁铸件图案花边:铁塔恰如新艺术派一样,代表着当时欧洲正处于古典主义传统向现代主义过渡与转换的特定时期。 近年来巴黎市 *** 对铁塔进行了大的维修。从1985年圣诞节起,铁塔改用碘钨灯照明,夜晚塔身呈现金黄色, 既节省电,也更加美观。 【三个了望台】 法国人说,埃菲尔铁塔是首都的了望台,事实的确如此。它设有上、中、下三个了望台,可同时容纳上万人,三个了望台各有不同的视野,也带来不同的情趣。一个世纪以来,每年大约有300万人登临塔顶,俯瞰巴黎市容,叹为观止。 最高层了望台离地面274米,若沿1652级阶梯而上,差不多要一个小时,当然也可采电梯登高。这里最宜远望,它会使人们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嘈杂的巴黎忽然静了下来,变成一幅巨大的地图,条条大道条条小巷划出无数根宽窄不同的线。全巴黎尽在脚下,当白天视野清晰时,极目可望60公里开外。 中层了望台离地面115米。有人说,从这一层向外张望可以看到最佳景色。的确,淡黄色的凯旋门城楼,绿荫中的卢浮宫,白色的蒙马圣心教堂都清晰可见,色彩斑斓。傍晚登塔,则见夜色如画,繁灯似锦,翠映林荫,那些交织如网的街灯,真如雨后珠......

问题四:埃菲尔铁塔是哪个国家? 法国

问题五:埃菲尔铁塔是哪个国家? 法国巴黎的,我想把它搬进我的家里,法国不同意,一直纠结啊,。

问题六:埃菲尔铁塔是哪个国家 在法国的首都巴黎市,具体说在巴黎市中心偏西的位置,塞纳河左岸(南岸),属于巴黎的第15区。

问题七: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在那个省区 巴黎第7区又称“波旁宫区”(Palais Bourbon)。此区内有闻名世界的艾菲尔铁塔、拿破仑墓、奥塞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军事学院;此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南岸,街道宽广,建筑物雄伟,是名胜、各国使馆、国家机构集中的地方,有外交部、经济财政部、国防部、教育部、还有工商业部及一些较高尚的住宅区。

问题八:埃菲尔铁塔在法国的那个城市 法国巴黎

问题九:所有动漫里,哪个女主人公最漂亮? 每触人看的动漫都不一样,所以喜欢的人物也不一样,反正我觉得《约会大作战》的时崎狂三漂亮

问题十:埃菲尔铁塔在哪个国家的哪个地方,位置说具体点!!! 在法国的首都巴黎市,具体说在巴黎市中心偏西的位置,塞纳河左岸(南岸),属于巴黎的第15区。

4探索星空奥秘的年轻人原文

深邃的夜空,星汉灿烂。

人们仰望那满天的繁星,总会引起无边无际的遐想。

科学打开了星空奥秘的大门,无限广阔的宇宙正在逐渐被人们认识。

在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北京时间十九点三十五分,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用肉眼发现在天鹅星座出现一颗新星。

这个人,就是江西省宁都县竹笮公社大布大队的下乡知识青年段元星。

从那时以来,两年多过去了。

段元星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六百多封信件。

其中有一封是福建前线某守岛部队的几位***战士写给他的。

他们怀着向段元星学习的强烈愿望,恳切地问道:“段元星同志,你是怎样用目视观测手段发现这颗新星的?你在业余天文科研的道路上,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

小天文迷

江南的夏夜,蛙声如潮,月色似银。

吃过晚饭的孩子们,有的追逐着捉迷藏,有的奔跑着捕萤火虫。

小元星却爱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坐在门前的青石板上,听隔壁的王伯伯讲天上的故事。

王伯伯讲了一个又一个,小元星听得可人迷了。

他用小手托着腮帮遐想着:月亮里住着能歌善舞的嫦娥姐姐吧?天上那条又长又宽的银河,是不是也像宁都的梅江一样哗哗地流淌着呢?火星上真的燃烧着熊熊大火吗?金星上尽是金子吗?这些没完没了的问题,勾起小元星探索苍穹奥秘的强烈愿望。

段元里上初中了。

有一天,他从老师那里借来了一本《天文爱好者》,坐在窗前,贪婪地读呀,读呀,完全被杂志上刊登的一篇谈月亮的文章吸引住了。

原来,月亮是靠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的。

月亮上的阴影,并不是什么桂花树,而是一片辽阔的没有水的“海洋”。

这些地方地势低,反射阳光差,所以显得比较阴暗。

月亮上没有空气,没有生物,更没有嫦娥姐姐和吴刚爷爷。

那里的温度变化可大了,中午高达一百一十多度,半夜却下降到零下一百五十多度……

嗬!月亮的本来面目原来是这样呀!那么,月亮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呢?日食、月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时,段元星朦朦胧胧地意识到:科学地解答这些天上的自然现象,对于人们破除鬼神思想,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会有多大的帮助啊!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段元星在学校图书室里看到了《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

他读着读着,眉毛几乎蹙成了一个团。

为啥呢?原来他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但是,由于反动统治阶级的摧残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祖国的天文事业反倒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了。

段元星捧着报纸,呆呆地沉思了好久好久。

他想:毛主席早在一九五六年就发出了伟大号召:“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这是党和领袖交给青年一代的历史重任啊!

此刻,一个美好的理想,在段元星的心中萌生起来。

他兴冲冲地跑***室,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铮铮的誓言:“为了祖国的天文事业,为了人类的光辉未来,战斗!战斗!战斗一生!贡献一切!”

从这以后,十四岁的段元星变成一个“天文迷”了。

盛夏的一个晚上,学校里组织同学们观看电影。

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段元星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满天的繁星,分辨哪是凤凰星座,哪是孔雀星座,哪是仙女星座,结果忘了看路,身子撞到了电线杆上。

他换了摸碰痛的额头,继续仰望星空,没走多远,又双脚踏空,“咕咚”一声,摔倒在路边的水沟里。

一年秋天,宁都县城连续五天五夜狂风呼啸,暴雨倾盆。

坐落在梅江畔的段元星的家,被洪水淹了。

第六天晚上,雨霁云散,明净的夜空露出了晶亮的星星。

段元星多想到屋外去观测呀!可是,洪水还没有退去,他只得从楼上的窗口探出半个身子,巡视而后的星空。

就在这天夜里,他观测到了很少见的小马星座方向出现的两颗流星。

霜冷风寒的冬夜,妈妈是不让他外出看天的。

机灵的段元星便等爸爸妈妈睡着了以后,悄悄地打开床边的窗户,静卧在床上看星星,然后将观测的结果用圆珠笔写在手掌心上……

这样,六年过去了。

当段元星从宁都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进行了六百四十二个星夜的天象观测,记录了十五颗变星和三百九十一颗流星的有关数据,写下了十万字的天象资料。

他能算出太阳每天升落的时刻和日夜的长短;他能根据天体力学的轨道方程式,计算出行星、彗星等天体在天球上的位置及移动的路线;他能比较准确地推算出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时刻,误差仅几分钟;白天,他能根据太阳距离当地子午线的角度,用拇指比划法测定时间;晚上,他能根据恒星在天空移动的位置来推算时间。

土气象站

一九六八年深冬,正是山野的红梅含苞待放的季节,段元星来到宁都县竹笮公社大布大队插队落户。

进村那天,社员们敲锣打鼓地迎接他。

几位大娘,乐颤颤地送来了几篮鲜嫩的青莱。

当天夜里,大队温书记特地来到他的住处,亲热地和他唠到半夜。

临走时,温书记握着他的手说:“小段啊,你爱好天文,坚持搞业余天文科研,这很好,党支部支持你。

同时,我们也希望你的科研活动,能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结合起来。”

这天夜里,段元星躺在床上,久久地睡不着。

社员们对他亲人般的关心和爱护,大队温书记的殷切期望,深深地激动着他年轻的心。

他爬起来,点亮煤油灯,在日记本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党呵!是您哺育我成长,给了我文化科学知识。

现在来到农村了,我一定听您的话,誓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青春!”

几个月后,春播开始了。

当鹅黄色的秧苗刚刚露出水面的时候,一场寒潮突然袭击宁都,气温骤然降到零度。

队里的秧苗全都冻死了。

段元星和社员们一样,多心痛啊!他蹲在秧田边,望着烂掉的秧苗久久沉思着:要是能事先预测到天气的变化,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了!

从这以后,他立志要把自己的业余天文科研同气象观测紧密结合起来。

他从稻田里捉来一些蚂蟥,放人一只装着清水的小玻璃瓶中。

天气正常,蚂蟥便安静地伏在水底不太动;如果它们感觉很憋闷,频频地浮到水面上来呼吸,那就标志着天气要发生变化了。

后来,他又去砍来几根松树枝,剥去鳞片状的外皮,把它钉在土砖墙上,名曰“松枝晴雨计”。

他便根据每天松枝伸缩移动的幅度大小来预测晴天或雨天。

段元星的这个“土气象站”,到底灵不灵呢?这里只说说一件有趣的事。

那是一个夏收夏种的大忙季节,当地好久没下一滴雨了,山城里的梯田早得开了裂,需要抽水灌溉,方能把晚稻栽种下去。

但是,如果生产队安排更多的劳动力去抗旱抢种,已经熟透倒伏的早稻,就会由于延迟收割而遭受损失。

这真是一对尖锐的矛盾啊!社员们在田头议论纷纷,队长的心里更是焦急得如同烧着一团火。

这时,正在割禾的段元星抬头看了看天,走到队长跟前,高兴地说:“队长啊,把劳动力都调来抢收早稻吧!你看,天上不是出现了钩钩云吗?俗话说:‘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

根据我这几天的气象观测,明天就会下大雨。

到时候,队里再集中劳动力去抢种晚稻。”

队长半信半疑地问:“真的会落雨呀?”

段元星满有把握地回答:“真的会落雨!”

队长转忧为喜,当即集中劳力突击抢收倒伏的早稻。

第二天傍晚,果然雷声隆隆,大雨滂沱。

队长望着山野间的茫茫烟雨,乐呵呵地说:“有元星这孩子管天啊,夺丰收就更有把握了!”

年纪轻轻的段元星,为着改变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为着夺取农业生产的丰收,他以自己火样的热情、旺盛的精力,长年累月不辞劳苦地忙碌着。

一九七三年冬天,大队党支部要他绘制一张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图。

在要绘制的规划图中,有块南北长三里,东西宽两里的地段,是这次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

那里山岭逶迤,沟壑纵横,地形异常复杂。

党支部要求段元星将这一带二十四条山垅的五百八十六块水田,八百块旱地,四十八个山头,九十一口水塘,以及六个生产队的位置,都画在一厘米等于地面二十米的规划图上,并要求标明每丘田的面积和高度。

可想而知,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的任务,对于一个从未搞过测绘工作的下乡知识青年来说,困难确实是大呀!

在困难面前,段元星没有皱眉头。

量规划图没有经纬仪,他用自做的“竹筒天文望远镜”代替;没有标杆,他向社员借来三根晒衣竹篙代替;没有指南针,他便白天利用太阳、晚上依靠北极星来测量地域所处的方位角度。

在那些日子里,他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铺满寒露的山路上,留下他两行清晰的脚印;暮霭笼罩了山村,家家户户烧火做饭了,他才摸着黑回到住处。

这里,我们可以粗略地计算一下他的行程:四十八个山头,他登攀了一千多次;二十四条山垅和一千三百八十六块梯田,处处嵌满了他的足迹……

一个多月后,一张彩色的“大布大队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图”,送到了温书记的手中。

温书记看罢规划图,用慈爱的目光打量着段元星,发现他瘦了,两只眼睛布满血丝,脸颊和双手被霜风吹得开了裂。

他心疼地说:“元星啊,你辛苦了,好好休息几天吧!”

段元星却回答道:“等到把规划图上的设想变成了美好现实的时候,再考虑休息吧!”

后来,规划图上的设想,终于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那块重点地段的三百多亩低产田,过去粮食亩产只有二百多斤,现在经过改造,一季就达到四百斤。

不过,段元星并没有休息。

但愿活着多有为

就在段元星来到农村的第二年,即一九七O年四月二十四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毛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实现了!

喜讯传来,段元星手握自做的天文望远镜,遥望邀游太空的卫星,聆听着广播中播送的从卫星上发回的《东方红》乐曲,心潮澎湃,***满腔。

当夜,他挥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豪迈的诗篇:

寒暑尽心观天象,

不惜多年时光。

但愿活着多有为,

誓为祖国争光!

接着,他给自己制订了四项业余天文科研计划:一是继续进行气象观测,为生产队搞好天气预报;二是观测不规则的变星;三是寻找新星;四是发现彗星。

为了实现自己的业余科研计划,段元星真是呕心沥血、不惜时光啊!

春夏秋冬的每个晴天的黎明,总见他站在高高的牛牯垛峰巅,如痴如呆地仰望着头顶的星空。

待东方露出了晨曦,星星隐去了,他才踏着黄泥小路,轻快地走下山来。

春插和“双抢”的大忙季节,生产队往往要打夜班拔秧。

他在往返秧田的日睦小路上,两只眼睛总是不停地巡视着天幕上的星星。

同时手持一根探路的长棍子,以防失脚跌到水田里。

新婚之夜。

村子里的人们猜想他该不会出来看天了吧?可是,早起拾粪的大爷,依然在野外看见了他那熟悉的身影。

有一次,段元星生病了。

黎明时分,他支撑着又要起来看天。

妻子劝他说:“你有病,今天就不要去了吧!”

段元星回答:“我从资料上查阅到这几天猎户星座将有流星群出现,为了证实和研究它,我必须去。”说着,便开门走了。

他刚刚走出几步,村子里那条凶猛的大黄狗就“汪汪汪”地狂吠起来,紧接着“呼”的一下蹿到他的跟前,朝他的腿肚子上咬了一口。

顿时,殷红的鲜血,顺着他的小腿往下淌。

段元星没有哼一声,依旧一瘸一拐地朝观测地点走去。

回到家里,妻子见他的裤子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腿上流着血,心疼地说:“你呀,一点也不晓得爱惜自己的身体。”

段元星笑了笑,便在桌子边坐下来。

他要将自己记录下来的猎户星座流星群出现的时刻、位置和亮度,写成一份观测报告,寄给首都的天文科研机关。

正如段元星每天都走着坎坎坷坷的乡野小路一样,他为自己的理想而矢志奋斗的道路也是曲曲折折的。

就在他朝着业余天文科研的峰巅艰难攀登的时候,“四人帮”刮起了一股否定科学、否定知识的妖风,“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宝”,似乎成了时髦的口号。

一些不理解他的人,在背地里议论说:“段元星恐怕有神经病吧?谁像他呀,天天三更半夜爬起来看星星。”有人甚至当面讥笑他:“地上的事你都管不了,还想管天上的事?你能迷出啥名堂来哟!”

这些话,后来都传到了段元星妈妈的耳朵里。

妈妈是个家庭妇女,本来就压根儿不同意儿子搞天文科研,如今听到这些流言蜚语,不由气得暴跳如雷。

心想:真是个没出息的孩子,非得好好教训他一顿不可!

这天,妈妈来到大布大队,开门见山地问儿子:“听到那些话,你不会害臊呀?”

儿子平静地答道:“让他们去说吧!我搞我的天文。”

“天文天文,天文能当饭吃呀!要是你有这种精神去学医,早就是个人人求拜的医生了!”

“祖国建设需要天文,农业生产需要天文。

当医生是为人民服务,搞天文也是为人民服务!”

妈妈见说服不了儿子,气得随手抓起桌子上的一本天文书籍,“嗤嗤”几下撕烂了,丢进了灶膛里。

接着,她又抓起几本天文杂志,“呼啦”一声扔到了屋顶上。

她感到还不消气,又举起柴刀,把儿子自做的“竹筒天文望远镜”一劈两半!

妈妈的暴怒,儿子是谅解的。

可是,那些冷言冷语的压力确实大呀!

这天晚上,段元星独自坐在灯前,就像他平日里痴情地仰望北斗星那样,久久地凝望着墙上的毛***。

他又想起了毛主席一九五六年发出的伟大号召……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低头伏在桌子上,轻轻翻开日记本,写下这样一段肺腑之言:“我之所以要坚持搞天文科研,不是为了要搞点什么‘名堂’来猎取名利,也不是为了给个人争口气来反驳这些议论和讥笑。

我只是想到要为祖国天文事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多做一些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新星

报春的大雁,又飞过江南美丽的田野。

山青了,树绿了,花开了,梅江水哗哗的响声也变得格外清脆了。

这是段元星在农村插队落户第七个年头的春天。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根据毛主席的指示,在四届人大会议上发出的要在本世纪内使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号召,如和煦的春风一般吹进段元星的心里。

他多年用心血孕育着的理想的种子,就要发芽、开花、结果了!

一九七五年八月三十日,段元星因事从大布大队回到宁都县城的老家。

吃罢晚饭,他来到梅江游泳。

清澈的梅江,倒映着满天的繁星。

段元星轻轻地划着水,仿佛遨游在星海银河之间。

游了好一会儿,他觉得有些累了,便走上岸来,掏出手表看了看,正是北京时间十九点三十五分。

段元星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又习惯地仰起头巡视辽阔的星空。

当他的目光移到天鹅星座时,突然发现这个星座的天津四星东北方多了一颗明亮的星星!这个星座,平常看上去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天鹅,多了这个“不速之客”,整个形象就改变了。

这莫不是人造地球卫星吧?他目不转睛地观看了一分多钟,发现那颗星并没有移动位置,绝不是人造卫星。

而且,那个位置也没有明亮的变星。

那么,会不会是一颗新星呢?

这个想法,使他格外激动。

他急急地跑回家去,用自做的天文望远镜对那颗星星进行观测,查对它的位置,测定它的亮度。

经过仔细的分析,完全证实了他的推断:果然是一颗新星!

此刻,段元星好比一个历尽千辛万苦的登山队员,终于攀登上了风光无限的险峰,心里是何等激动啊!他知道:新星是一种结构不稳定的恒星的巨大爆发现象。

研究新星的爆发,能启发人们去寻找新的能源,并且对于研究恒星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对于这样一件重要而又罕见的事情,必须赶快向国家天文科研机关报告!

于是,他迅速取出钢笔,铺开信笺,“唰唰唰”地写下了第一行字:“关于发现新星的报告”。

夜,已经很深了,近郊的村子里,传来了雄鸡的喔喔啼鸣。

段元星给北京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两封信都写好了。

他轻快地走出屋来,站在梅江畔,任清凉凉的夜风吹拂着。

他抬头仰望那颗新星,依然那么明亮。

他高兴地笑了。

满天的繁星闪闪烁烁,仿佛也在为他祝贺,朝着他笑呢!

八月三十一日,段元星早早地来到县邮电局,把给北京天文台和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两封信投进了邮箱。

同时,他又给北京天文台加拍了一份电报。

邮电局的同志发现,当他在拟写电报稿的时候,右手都有些微微颤抖。

是啊!一个普通的下乡知识青年,坚持了十六年的业余天文科研活动,现在,他就要向亲爱的祖国汇报自己的成绩了,这怎能不叫段元星心情激动呢!

北京天文台于当天下午收到了段元星的电报,并立即报告了中国科学院。

九月一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给他挂来了长途电话,热烈祝贺他发现了新星!

九月二日,新华社向国内外播发了北京天文台用光谱拍照手段研究新星和段元星用目视观测手段发现新星的消息。

消息像春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从全国各地飞到段元星的手中。

北京天文台也给段元星发来了贺信。

贺信说:

“你的工作做得很好!从用目视观测手段发现新星来讲,其发现的时间是很重要的。

从这一点上说,你的发现为祖国争了光!”

省委、地委、县委和公社党委的有关领导同志,也先后来到大布大队,看望段元星,给他以关怀和鼓励。

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初,粉碎“四人帮”后仅仅一个月。

这天,大队温书记来到段元星的住地,兴奋地告诉他:“县委接到中国科学院的通知,要你去北京参加全国天文历书改革工作会议,明天就动身。”

第二天早晨,朝霞染红了为段元星送行的社员们的笑脸。

温书记拉着段元星的手,叮嘱说:“到了北京,别忘了在天安门广场照张相带回来,让我们也分享你进京的幸福。”

段元星深情地向温书记和送行的社员们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迈开大步,出发了。

金色的阳光,照耀着锦绣的山川,也照耀着段元星正在走的路……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手持气象站(棒式全固态手持气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