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鼎商环保网!

扫码关注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污水处理设备

鼎商环保网
微信扫码关注

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

作者: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09     热度:259
内容摘要: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免疫荧光步骤一.细胞免疫荧光步骤:1.取出细胞爬片放到35mm或60mm用过的细胞培养皿里,PBS洗三遍。注意:有的时候作的细胞爬片可能比较小,因此夹取的时候要小心,注意反正面,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免疫荧光步骤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免疫荧光步骤以及免疫荧光染色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

1免疫荧光merge结果保存哪种格式

免疫荧光的图片处理的时候都会涉及到merge图片这一步,今天给大家总结一下可以用到的软件和步骤。

IPP 6.0

1、在软件中打开需要merge的两张图片;

2、点击菜单栏中的ProcessOperations,选择窗口中的New Image,点击Apply就可产生merge好的图片;

PS

1、通过软件打开需要merge的两张图片;

2、分别把两张图片的图层解锁,然后点击菜单栏中的图层图层样式混合选项,比如说DAPI的蓝色荧光图片,我们在通道选项中就只勾选Blue,其他三种颜色都不选,其他颜色的荧光图片也是如此;

3、颜色通道选择好之后,我们将一个图层拖到另一个图层中,在拖动的过程智能参考线会帮你将两张图片对齐;或者你可以在拖动图片的同时按住shift键,可以帮助你自动对齐;

4、最后将图片存储为TIFF格式,注意扔掉图层并储存拷贝。

PS的另一种方法

利用PS软件做merge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同样的,第一步也是将需要merge的两张图片解锁图层,但是不做图层样式中混合选项的这一步,而是直接把一张图片拖到另一张图片上,这时候只能看到最上面覆盖的图片颜色;然后将图片混合模式改成滤色,你所需要的merge图片就完成了,然后保存方法同上。

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

2荧光免疫层析法棉签是那种

1.本发明涉及荧光免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2.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是基于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新型膜检测技术。该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包被抗体或包被抗原)和质控线(抗抗体)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固定于连接垫,通过毛细管作用使待分析物在层析条上移动。对于带有多个抗原决定簇的大分子抗原(蛋白、病毒、致病菌等),通常采用“三明治”型双抗夹心免疫层析方法,即待测物在流动相作用下先与荧光标记抗体结合,当到达检测线时再与包被抗体结合形成双抗夹心的“三明治”型。

3.为了保证安全出行,外出工作或者是其他事情的时候,都需要提前进行核酸检测,但现有的核酸检测大多都是在医院进行,往往都是要进行提前预约,这样不仅麻烦,还影响工作,很可能还会在路途中被感染,非常不安全,而市面上极个别自我检测的设备,大多检测的准确度都较低,难以确定个人确切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解决了核酸检测过于麻烦,精确的低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设备,包括检测外壳和荧光试剂检测灯,所述检测外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检测主体,所述检测外壳前侧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孔,所述检测外壳前端的一侧开设有滴液孔,所述滴液孔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护环;

8.所述检测主体包括pvc底板,所述pvc底板前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nc膜,所述nc膜前端靠两侧处分别固定设置有质控线和检测线,所述pvc底板前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收垫,所述pvc底板前端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结合垫和样品垫。

9.优选的,所述检测外壳前端远离防护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滑纹。

10.优选的,所述质控线和检测线位于观察孔内部。

11.优选的,所述荧光试剂检测灯包括检测主机,所述检测主机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检测输出头,所述检测主机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挂头,所述检测主机前端靠下端处固定设置有开关。

12.优选的,所述结合垫内设置有荧光微球和saa labeled antibody,所述质控线和检测线内分别设置有saa coated antibody和goat anti mouse igg。

13.优选的,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4.s1前期准备

15.在静室内准备医用棉签、滴管、样品处理液、医用镊子、检测设备和无尘纸,并且对静室进行提前消毒处理;

16.s2样品提取

17.静室消毒30mi后,检测人员将无尘纸平铺在座面上,上述器械放置在无尘纸上,然后使用棉签对鼻孔或者嗓子进行病毒提取,然后棉签插在样品处理液内进行混合;

18.s3样品滴试

19.通过滴管吸取样品液,然后把样品液缓慢透过滴液孔浸湿在样品垫上,与此同时,检测外壳需要静置在无尘纸上,不可手持触碰;

20.s4进行层析

21.样品液由样品垫吸收后渗入结合垫内,其内样品病毒与结合垫内荧光微球和saa labeled antibody结合,然后由nc膜引导与检测线和质控线结合;

22.s5最终检测

23.使用荧光试剂检测灯,打开检测主机的开关使得检测输出头发出检测光,然后检测光对准检测线进行照射,通过观察检测线的颜色来确认是否确诊。

24.优选的,所述s3中滴管滴在滴液孔内时不可使得滴液溢出滴液孔,在样品液被样品垫完全吸收后再进行滴液处理。

25.优选的,所述方法中还包括,整个检测流程需要进行视频记录,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并且使用后的垃圾需按照医用垃圾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可随意丢弃。

26.(三)有益效果

2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荧光材料检测光源不会对背景产生任何干扰,因此在检测灵敏度上优于目前市面上的荧光检测类产品,其中的犬crp检测试剂盒取样量全血只需5ul,最终稀释倍数达到750 倍以上,是目前市面上同类产品中取样量最少的,较大的稀释倍数可以减少不同样本之间本身基质对检测系统的干扰,从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可靠。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的荧光定量免疫层析检测试剂能够实现常温稳定存储效期2年以上,通过70℃极限条件下检测试剂盒的稳定性,证明其在70℃的条件下存储30天以上其性能,都不受影响,灵敏度、准确性、精密度。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检测试剂具有很好的存储稳定性,使得其在定量检测时具有很好的准确性,不会出现假阳及假阴的现象。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发明的检测外壳轴侧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的检测主体爆炸示意图;

33.图3为本发明的荧光试剂检测灯轴侧示意图。

34.其中,1、检测外壳;2、防滑纹;3、检测主体;4、观察孔;5、滴液孔; 6、防护环;7、荧光试剂检测灯;301、pvc底板;302、nc膜;303、吸收垫; 304、质控线;305、检测线;306、结合垫;307、样品垫;701、检测输出头; 702、开关;703、检测主机;704、挂头。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实施例:

37.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设备,包括检测外壳1和荧光试剂检测灯7,检测外壳1的内部固定设置有检测主体3,检测外壳1前侧中心处开设有观察孔4,检测外壳1前端的一侧开设有滴液孔5,滴液孔5内壁上固定设置有防护环6,防护环6起到防护的作用;

38.检测主体3包括pvc底板301,pvc底板301前侧中心处固定设置有nc 膜302,nc膜302前端靠两侧处分别固定设置有质控线304和检测线305,pvc 底板301前端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吸收垫303,pvc底板301前端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设置有结合垫306和样品垫307。

39.检测外壳1前端远离防护环6的一侧固定设置有防滑纹2,质控线304和检测线305位于观察孔4内部,荧光试剂检测灯7包括检测主机703,检测主机70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检测输出头701,检测主机703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挂头704,检测主机703前端靠下端处固定设置有开关702,结合垫306内设置有荧光微球和saa labeled antibody,质控线304和检测线305内分别设置有saa coated antibody和goat anti mouse igg。

40.一种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41.s1前期准备

42.在静室内准备医用棉签、滴管、样品处理液、医用镊子、检测设备和无尘纸,并且对静室进行提前消毒处理,通过无尘纸避免溅射液体;

43.s2样品提取

44.静室消毒30mi后,检测人员将无尘纸平铺在座面上,上述器械放置在无尘纸上,然后使用棉签对鼻孔或者嗓子进行病毒提取,然后棉签插在样品处理液内进行混合,静室消毒避免外界数据影响检测,通过医用镊子对混合液进行拿取,避免手指触碰影响检测精度;

45.s3样品滴试

46.通过滴管吸取样品液,然后把样品液缓慢透过滴液孔5浸湿在样品垫307 上,与此同时,检测外壳1需要静置在无尘纸上,不可手持触碰;

47.s4进行层析

48.样品液由样品垫307吸收后渗入结合垫306内,其内样品病毒与结合垫 306内荧光微球和saa labeled antibody结合,然后由nc膜302引导与检测线305和质控线304结合;

49.s5最终检测

50.使用荧光试剂检测灯7,打开检测主机703的开关702使得检测输出头701 发出检测光,然后检测光对准检测线305进行照射,通过观察检测线305的颜色来确认是否确诊。

51.s3中滴管滴在滴液孔5内时不可使得滴液溢出滴液孔5,在样品液被样品垫307完全吸收后再进行滴液处理,方法中还包括,整个检测流程需要进行视频记录,以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并且使用后的垃圾需按照医用垃圾的方式进行处理,不可随意丢弃,避免意外感染。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3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异同

1、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不同:

直接免疫荧光的实验方案通常较短,因为它只需要一个标记步骤。间接免疫荧光使用偶联二抗检测一抗会增加额外的操作步骤。

直接免疫荧光方法的实验方案步骤较少,更简单。间接免疫荧光方法中必须选择适当的二抗,增加了复杂度。这种情况在需要使用多个二抗的多色实验中尤为突出,每个二抗需要靶向不同的物种并偶联至不同染料。

直接免疫荧光方法中获得的信号与间接方法相比可能较弱,因为直接方法中没有使用二抗进行信号放大。免疫荧光多个二抗结合一抗可使信号放大。

2、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相同之处:

免疫荧光(IF)或细胞成像技术使用抗体将荧光染料(也称为荧光素或荧光物)标记到特异性目标抗原上,所用荧光染料有诸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等。而通过化学方法偶联荧光素的抗体被广泛使用于IF实验中。

根据荧光素与一抗还是二抗偶联,我们将IF方法分为两类:直接IF-使用单个抗体,该抗体直接指向目的靶标,一抗与荧光素直接偶联;间接IF-使用两个抗体,一抗未偶联,荧光素偶联的二抗指向一抗,并用于检测。

间接法测抗体基本原理:

染色程序分为两步,第一步,用未知未标记的抗体(待检标本)加到已知抗原标本上,在湿盒中37℃保温30min,使抗原抗体充分结合,然后洗涤,除去未结合的抗体。

第二步,加上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或抗IgG、IgM抗体。如果第一步发生了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就会和已结合抗原的抗体进一步结合,从而可鉴定未知抗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免疫荧光间接染色原理

4科普小知识微生物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内容简介

1.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内容简介

第一模块 微生物检验基础 项目一 微生物及微生物检验概述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什么是微生物 二、微生物的特点 三、微生物对产品的污染 四、污染的预防与控制 五、微生物检验的任务和意义 六、微生物检验的对象 七、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 八、微生物检验的发展趋势 【思考题】 阅读小知识:微生物的命名及分类 项目二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细菌 二、放线菌 三、酵母菌 四、霉菌 五、病毒 【思考题】 阅读小知识:小布商成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 微生物的奠基人——巴斯德 项目三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微生物的营养 二、微生物的生长 三、微生物的代谢 【思考题】 阅读小知识:抗生素的滥用及食品安全 第二模块 微生物检验常规技术 微生物实验室守则 实验室的急救 项目四 微生物培养基的配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培养基的分类 二、选用或设计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任务4 1配制常用的微生物培养基 【思考题】 项目五 消毒灭菌技术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消毒灭菌的有关概念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任务5 1干热灭菌技术及玻璃器皿的灭菌 【思考题】 任务5 2高压蒸汽灭菌技术及培养基的灭菌 【思考题】 任务5 3无菌室的消毒处理及超净台的使用 【思考题】 任务5 4液体过滤除菌 【思考题】 项目六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技术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接种技术 二、分离纯化技术 任务6 1微生物的接种 【思考题】 任务6 2微生物纯种的分离培养及菌落 特征观察 【思考题】 项目七 微生物染色及显微形态观察技术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显微技术 二、染色技术 任务7 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思考题】 任务7 2细菌的染色及形态结构观察 【思考题】 任务7 3酵母菌、霉菌的染色及形态结构 观察 【思考题】 阅读小知识:显微镜 项目八 微生物的计数技术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细胞数量的测定 二、细胞生物量的测定 任务8 1显微镜直接计数 【思考题】 任务8 2平板菌落计数 【思考题】 项目九 菌种保藏技术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菌种保藏的基本原理 二、菌种保藏方法 任务9 1实验室常用简易菌种保藏法 【思考题】 任务9 2菌种的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 【思考题】 任务9 3菌种的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思考题】 项目十 血清学检验技术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抗原、抗体及血清学反应 二、血清学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三、血清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阅读小知识:单克隆抗体及 生物导弹 第三模块 产品中的微生物检验综合实训 项目十一 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与质量控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微生物检验工作流程 二、微生物检测的质量控制 任务11 1对某一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报告 的撰写 【思考题】 项目十二 食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概述 二、食品检样的采集与制备 三、食品检样的保存及送检 四、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五、食品中致病菌的检测技术 六、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验技术 七、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 任务12 1食品中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的检测 【思考题】 任务12 2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测 【思考题】 任务12 3酸乳中乳酸菌的检测 【思考题】 任务12 4食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思考题】 任务12 5纸片法快速检测食品中金黄色 葡萄球菌 【思考题】 项目十三 化妆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概述 二、化妆品的卫生学检验标准 三、化妆品的采集与预处理 四、化妆品的卫生细菌检验 任务13 1化妆品中绿脓杆菌的检测 【思考题】 项目十四 药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药品无菌检查法 二、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任务14 10?9%氯化钠注射剂的无菌 检验 【思考题】 任务14 2咳嗽糖浆中细菌总数、霉菌及 酵母菌总数的测定 【思考题】 项目十五 环境的微生物学检测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背景知识】 一、空气洁净度的微生物检测 二、水质的微生物学检验 三、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 任务15 1生活饮用水中细菌总数和总 大肠菌群的检测 【思考题】 任务15 2发酵车间空气中微生物的 测定 【思考题】 任务15 3活性污泥生物相的观察 【思考题】 附录 附录1 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玻璃器皿及 洗涤 附录2 实验室常用培养基的配制 附录3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的配制 附录4 食品生产相关产品的国家卫生 标准 附录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 (二部)微生物限度标准 附录6 化妆品卫生标准(GB7916-87) 参考文献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加入WTO,我国已全面走向世界经济大舞台,国际、国内贸易迅猛发展,商品贸易快速增加。

在产品的生产企业、流通领域及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迫切需要从事产品质量控制、商品质量检验、质量技术监督与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高职高专商品质量检验专业正是为适应这一新。

2.微生物常识

微生物的定义 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但有些微生物是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 1 特点: 个体微小,一般0.1mm。

构造简单,有单细胞的,简单多细胞的,非细胞的。进化地位低。

2 分类: 原核类: 三菌,三体。 真核类: 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 病毒,亚病毒 ( 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 五大共性: 体积小,面积大; 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编辑本段]微生物的类群 种类 原核: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 真核:真菌、藻类、原生动物。

非细胞类:病毒和亚病毒。 一般地,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 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1 细菌: (1)定义: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温暖,潮湿和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3)结构:主要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有球形,杆形,螺旋形 基本结构:细胞膜 细胞壁 细胞质 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4)繁殖: 主要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 (5)菌落: 单个细菌用肉眼是看不见的,当单个或少数细菌在固体培养基啊行大量繁殖时,便会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落. 菌落是菌种鉴定的重要依据.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的大小,形状光泽度颜色硬度透明度都不同. 2 放线菌 (1)定义:一类主要成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分布:含水量较低,有机物较丰富的,呈微碱性的土壤中 (3)形态构造:主要由菌丝组成,包括基内菌丝和气生菌丝(部分气生菌丝可以成熟分化为孢子丝,产生孢子) (4)繁殖: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形式进行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5)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干燥,不透明,表面呈致密的丝绒状,彩色干粉 3 病毒 (1) 定义: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2)结构:蛋白质衣壳以及核酸(核酸为DNA或RNA) (3)大小:一般直径在100nm左右,最大的病毒直径为200nm的牛痘病毒,最小的病毒直径为28nm的脊髓灰质炎病毒 (4)增殖:病毒的生命活动中一个显著的特点为寄生性。病毒只能寄生在某种特定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

并利用会宿主细胞内的环境及原料快速复制增值。在非寄生状态时呈结晶状,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活动。

以 噬菌体为例: 吸附→DNA注入→复制、合成→组装→释放[编辑本段]微生物的特点 一、微生物的化学组成 C,H,O,N,P,S以及其他元素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1 水和无机盐 2 碳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碳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 3氮源:凡能为微生物提供所必需氮元素的营养物质 来源 作用:主要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 4 能源:能为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源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 根据碳源和能源分类: 5生长因子:微生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能引起人和动物致病的微生物叫病源微生物,有八大类: 1.真菌:引起皮肤病。深部组织上感染。

2放线菌:皮肤,伤口感染。 3螺旋体:皮肤病,血液感染 如梅毒,钩端螺旋体病。

4细菌:皮肤病化脓,上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食物中毒,败血压症,急性传染病等。 5立克次氏体:斑疹伤寒等。

6衣原体:沙眼,泌尿生殖道感染。 7病毒:肝炎,乙型脑炎,麻疹,艾滋病等。

8支原体:肺炎,尿路感染。 生物界的微生物达几万种,大多数对人类有益,只有一少部份能致病。

有些微生物通常不致病,在特定环境下能引起感染称条件致病菌。 能引起食品变质,腐败,正因为它们分解自然界的物体,才能完成大自然的物质循环。

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对人类最重要的影响之一是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在人类疾病中有50%是由病毒引起。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资料显示:传染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所有疾病中占据第一位。微生物导致人类疾病的历史,也就是人类与之不断斗争的历史。

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人类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新现和再现的微生物感染还是不断发生,像大量的病毒性疾病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一些疾病的致病机制并不清楚。

大量的广谱抗生素的滥用造成了强大的选择压力,使许多菌株发生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健康受到新的威胁。一些分节段的病毒之间可以通过重组或重配发生变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流行性感冒病毒。

每次流感大流行流感病毒都与前次导致感染的株型发生了变异,这种快速的变异给疫苗的设计和治疗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耐药性结核杆菌的出现使原本已近控制住的结核感染又在世界范围内猖獗起来。

微生物千姿百态,有些是腐败性的,即引起食品气味和组织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当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们可用来生产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

微生物非常小,必须通过显微镜放大约1000 倍才能看到。比如中等大小的细菌,1000个叠加在一起只有句。

3.微生物检测

霉菌和酵母计数操作细则1 设备和材料 1。

1 温箱:25~28℃。 1。

2 振荡器。 1。

3 天平。 1。

4 显微镜。 1。

5 玻塞三角瓶:300mL。 1。

6 试管:15mm*150mm。 1。

7 平皿:直径9cm。 1。

8 吸管:1mL及10mL。 1。

9 酒精灯。 1。

10 载物玻片。 1。

11 盖玻片。 1。

12 广口瓶。 1。

13 牛皮纸袋:121℃灭菌20min。 1。

14 金属勺、刀等。 1。

15 试管架。 1。

16 接种针。 1。

17 橡皮 *** 。 2 培养基和试剂 2。

1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附加抗菌素,按GB 4789。 28中4。

79规定。 2。

2 孟加拉红培养基:按GB 4789。28中4。

81规定。 2。

3 灭菌蒸馏水。 2。

4 乙醇。 3 操作步骤 3。

1 采样:取样时须特别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避免采样时的污染。首先准备好灭菌容器和采样工具,如灭菌牛皮纸袋或广口瓶,金属刀或勺等。

在卫生学调查基础上,采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样品采集后应尽快检验,否则应将样品放在低温干燥处。

粮食(包括粮库贮粮,粮店或家庭小量存粮)样品的采集,可根据粮囤或粮垛的大小和类型,分层定点取样,一般可分三层五点,或分层随机采取不同点的样品,充分混合后,取500g左右送检。 小量存粮可使用金属小勺采取上、中、下各部位的混合样品。

谷物加工制品(包括熟饭、糕点、面包等)、发酵食品、乳及乳制品以及其他液体食品,用灭菌工具采集可疑霉变食品250g,装入灭菌容器内送检。 3。

2 以无菌操作称取检样25g(或25mL),放人含有225mL灭菌水的玻塞三角瓶中,振摇30min,即为1:10稀释液。 3。

3 用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0mL,注入试管中,另用带橡皮 *** 的1mL灭菌吸管反复吹吸50次,使霉菌孢子充分散开。 3。

4 取1mL1∶10稀释液注入含有9mL灭菌水的试管中,另换一支1mL灭菌吸管吹吸5次,此液为1∶100稀释液。 3。

5 按上述操作顺序做10倍递增稀释液,每稀释一次,换用一支1mL灭菌吸管,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3个合适的稀释度,分别在做10倍稀释的同时,吸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平皿,然后将凉至45℃左右的培养基注入平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倒置于25~28℃温箱中,3d后开始观察,共培养观察5d。 3。

6 计算方法:通常选择菌落数在10~150之间的平皿进行计数,同稀释度的2个平皿的菌落平均数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检样中所含霉菌和酵母数。 3。

7 报告:每克(或毫升)食品所含霉菌和酵母数以个/g(个/mL)表示。

4.微生物检测或鉴定技术或方法有哪些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

一般来说,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相同的培养基、温度以及培养时间),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

(见高中生物选系1《生物技术实践》图2-8)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菌落特征对微生物种类进行判断。 使用选择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或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

选择培养基,顾名思义其作用是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例如,使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能够培养出可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在培养基中PH调至酸性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抑制细菌的生命活动)等。

选择培养一般是通过观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或某一特征进行间接判断,得到的微生物往往并不只有一种,但是能够大致确定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征从而对其分类。

5.微生物食品检测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Easy TestTMEasyTestTM测试片利用了特异性酶与特异性显色底物反应的原理,使目标菌与非目标菌呈现可明显区别的不同特异性颜色;EasyTestTM测试片的培养载体采用了无纺布和水溶性营养底物的设计,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快速吸收测试液,使微生物自动均匀分布于无纺布上,为测试液和营养底物创造了一个固定的混合区域;EasyTestTM测试片为一次性即用产品,操作简便、无需耗费大量人力配制培养基和高压灭菌、后续废弃物的处理工作简单、环保,并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非常适用于食品微生物检测和环境卫生监测。

试验方法选取100份食品样品,包括肉制品、乳制品、蔬菜、豆制品、水果、油炸食品、面点、饮料、水产品、速冻食品和调味品,以国家标准方法GB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为检测依据,采用EasyTestTM测试片、3MPetrifilmTM测试片和国标的传统培养基法分别测定各个样品的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数和大肠菌群数,再将EasyTestTM测试片的结果分别与3MPetrifilmTM测试片和国家标准中的传统培养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然后根据相关性判断EasyTestTM测试片的准确度和适用性。 结果分析菌落总数试验EasyTestTM菌落总数测试片以TTC(氯化三苯四氮唑,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为显色物质,TTC接受微生物呼吸链产生的氢后可形成非水溶性的红色三苯甲脂,红色三苯甲脂经微生物作用会在EasyTestTM测试片的无纺布上形成红色点状物(EasyTestTM测试片上的菌落分布情况见图3),通过计数红点,即可获得菌落总数。

EasyTestTM菌落总数测试片的培养条件为36±1℃,48±3h。

6.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是怎样的

细菌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学诊断 (检测及鉴定病原菌);检测病原菌成分(抗原和核酸),以及检测患 者血中特异性抗体。

①细菌学诊断:包括直接镜检、细菌染色检查 法、分离与培养。细菌染色检查法主要包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和荧 光染色后光镜检查。

但很多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缺乏明显特征,仅凭 形态学不能做确切的诊断。②检测病原菌成分:包括抗原检测及核酸 检测。

a.抗原检测常用的方法有玻片凝集试验、协同凝集试验、间接 血凝试验、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试验、酶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 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等。这些试验特异、敏感、简便,即使是在采集样品前患者使用了抗生素,对细菌的培养不易成功,但细菌的抗原仍 能被检测出来。

b.核酸检测是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③抗体的检测,即血清学检测。常用的血清学 试验包括玻片或试管凝集试验、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冷凝集试验等,可根据病原菌的种类加以选择。

7.食品微生物检测检什么

食品中的微生物按照其对人类有无危害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有益菌;例如酵母菌、乳酸菌等,可用来酿造美酒或腌制咸菜;另一类是有害菌,例如大肠菌群及其他肠道性致病菌,它们会引起食物中毒或引发传染病。 食品的微生物检测内容比较多。

其中,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是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食品中的细菌数量一般是以单位(g、ml)食品中细菌的个数来计,常用菌落总数来表示。

利用菌落总数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用来预测食品的保藏期。大肠菌群是肠道致病菌污染的指示菌,它一般直接或间接来自人与温血动物粪便。

食品中如检出大肠菌群,就表示食品曾受到污染。 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食品的卫生指标,绝大部分食品都需要检验这两个指标是否合格。

其中,菌落总数培养时间是48小时,大肠菌群的检测时间也在24到72小时之间。按照国标要求,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是食品企业出厂时必须检验的项目。

除卫生指标之外,食品中还需检验是否含有致病菌(致病菌不得检出),包括霉菌和酵母菌以及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致病菌的种类很多,并非所有食品所检致病菌都相同,常检的致病菌有沙门、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当然,根据产品的类别不同,检测项目也存在差别,一般可以按照产品和原材料等所属的卫生标准来确定检测的项目。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免疫荧光步骤(免疫荧光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