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鼎商环保网!

扫码关注

养殖污水处理设备

地埋污水处理设备

鼎商环保网
微信扫码关注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

作者:投稿用户     更新时间:2025-11-10     热度:259
内容摘要: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M30水泥净浆配合比设计一、配合比设计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二、配合比设计要求:强度:30Mpa稠度:14-18s三、使用部位:隧道工程四、原材料选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水泥净浆配合比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水泥净浆试验方法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

1工地资料员要看砖头吗

要看的。

1.收集水泥、砂、砖、钢筋的相关资料(仓管、材料员)

(1)、水泥: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放射性检验报告、进场的数量

(2)、砂:砂的原产地、进场的数量、放射性检验报告

(3)、砖: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放射性检验报告

(4)、钢筋:钢材产品质量证明书

二.核对经济标书、厂家选定联系函、看其是否符合要求

三.符合要求,则进行材料报审

1.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GD2202009

2,数量清单

3.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放射性检验报告)

4,自检结果

四.见证取样

1、跟监理约定取样时间,一起到现场进行取样

2.填写(见证记录)

五、材料送检

1.跟司机约定好时间一起去检测室

2填写好材料送检委托单

3、准备好试样

4、将试样送去检测室检测

5、到达检测室将试件和委托单交给收样人

6、收样人收到之后根据编排给出试件的标签,我们将标签贴到试件上

7、然后将取回委托单底单,返回工地。

8、待检测报告出来后,再拿底单到检测室,并交齐检测费用,取回检测报告。

送检的一些注意问题

1. 怎么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材料进场?

(1) 问材料员、仓库管理员

(2) 可能施工现场(每天至少跑一次工地)

(3) 每天对工地进行全方面的照相(以相片了解工程进度方便做资料,比方说混凝土主体施工到哪了会一清二楚)

2. 怎么样去收集材料的产品证明文件?

(1) 找材料供应商索取

(2) 找材料员索取

(3) 找仓管索取

3. 怎么样知道进场的数量多少?

(1) 问仓管找他要进货单

(2) 找财务、会计要进货单

(3) 问材料员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报告

一. 混凝土配合比

1. 自拌混凝土(现在市面上基本没有自搅混凝土,基本都是商品砼):

(1) 在图纸中找出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部位

(2) 将混凝土的原材料试样准备两份(一份检测自身质量、一份做配合比)

(3) 在混凝土施工前一个月将配合比送至检测室进行配比

(4) 配合比结果出来后,报审监理

(5) 监理同意后,开始现场自拌混凝土

2.商品混凝土:

(1)在施工前向厂家索取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2)将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报告连同商品混凝土厂家的资质文件报给监理进行审核

(3)开始进场商品混凝土

二.砂浆配合比

1.自拌砂浆:

(1)在图纸中找出砂浆配合比的强度等级

(2)将砂浆的原材料(水泥、砂)的相关文件和信息收集

(3)准备好原材料的试样(一式两份、一份自检、一份做配合比)

(4)施工前一个月将砂浆配合比送给检测室进行配比

(5)配合比报告出来后,马上报给监理进行审批

(6)同意后,现场开始自拌砂浆

2.商品砂浆:

(1)在施工前,向厂家索取商品砂浆的配合比报告

(2)将配合比报告连同商品砂浆厂家的资质文件一起报给监理进行审核

(3)如是干拌砂浆,还须将检测室进行型式鉴定

关于混凝土、砂浆试件留置问题

一. 混凝土试件:

1. 拆模试件:主要用于模板底模的模板拆除,是一个拆模的参考值和重要的拆模依据,一般拆模试件的龄期为7~14天左右,养护方式:同条件养护,3个试块为一组

2. 标准试件:(28天)抗压试件,是做竣工验收资料的重要依据,在温度为20±2度,相对湿度95%以上的环境中或水中养护至28天,28天时进行检测其抗压强度

养护方式:标准养护,3个试块为一组,与拆模试件一样均为15*15*15CM的立方体

3. 同条件试件:是做竣工资料的重要依据,

养护部位:在施工现场,哪个部位的就放哪个部位进行养护,现场浇水时也把该组试件一起浇,不浇水时试件也不浇水,从浇筑当天起,记录每日的平均温度,累计至600度时进行送检,如气温为0度或0度以下不进入,养护龄期不小于14天、不大于60天,记录的温度为试件所在位置的温度,3个试块为一组,15cm的立方体

同条件试件的取样:一般为重要受力部位,与监理商量确定具体取样的数量和位置

4.抗渗试件:有抗渗要求的部位除要做抗渗试件外,还须做标准养护试件,如是该部位有底模还须留置拆模试件

抗渗试件6个一组,圆台型,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不超过90天

5.抗折试件:一般用于市政道路,三条一组;一条三个

二、砂浆试件:

1.净浆试件:6个一组(只有水泥和水)

2.其他砂浆试件:3个一组。70.7mm的立方体

水泥砂浆:水泥、砂、和水的拌合物(水硬性和气硬性,但水中硬化效果更好)

混合砂浆:水泥、砂、和水以及石灰油的拌合物(气硬性)

材料什么时候进场就什么时候见证取样送检,要及时送检,不能拖延

要检测室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测的一些项目

1. 基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报告,打完桩后,承台施工前,首先确定桩基检测方案,确定要试验的基桩,然后叫检测室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测

2.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样报告(有抗拔要求的)

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样报告

4.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报告

5. 基桩反射波法检测报告

6. 基桩声波透射法检测报告

7. 民用建筑工程土壤氡浓度检测报告(在打桩之前做/土方开挖之前)

8.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混凝土送检不合格,结构抽测)

9.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回弹不合格、结构抽测)

10.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报告(混凝土送检不合格)

11.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报告(结构抽测

12. 贯入法检测砌筑抗压强度报告(砂浆送检不合格、实体检测)

13. 结构抽测报告(基础完工28天后,主体完工28天后)

14. 外墙饰面砖粘结强度检测报告(外墙贴砖28天时)

15. 膨胀(化学)螺栓抗拔力检验报告(螺栓)打好后

16. 室内环境检测(竣工时,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检测单位检测)

17. 节能当中的墙体钻芯、照度等等节能检测项目

有见证送检:监理见证员见证取样的送检,材料进场数量的100%(其实有时量少的话可以考虑不送,然后下一次在加上这个量就好)

监督抽检:监督员见证取样的送检,材料进场数量的10%

普通送检:自己直接拿去检测室的送检

有见证送检后,报告出来了再通知监督员下工地取样

监督抽检 情况一(监督员到工地抽检)

1. 监督员填写监督抽检通知单,我们送检人将送样人的名字签上

2. 准备试样

3. 送检

情况二(监督员不下工地,叫我们自己送去)

1. 做见证记录监理签名确认(备监督员查阅)

2. 填写监督抽检通知单

3. 准备试样

4. 到达检测室后找到监督员补签监督抽检通知单的签名

5. 送检

建筑外窗三性试验和幕墙四性试验

装饰装修分部的,安装前一个月,做一个跟窗一模一样的小窗,送去检测室进行检测三性(四性)试验,小窗的尺寸根据个检测室而定

防水材料:由于检测时间比较长,一般要一到半个月左右,所以最好在施工前一个月将其送去检测室检测。

材料检测不合格的处理(材料退场)

1、 退场证明

2、 退场照片

材料/设备/构配件退场证明

兹有XXXX年XX月XX日进场的42.5某某牌水泥,经检测室检测,其结果为不合格,其检测报告编号为:……,现对该批水泥进行退场处理,特此证明

附:退场照片

送检报告

退场人签章:施工单位证明人签章: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见证员)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

2某工区人工岛零丁洋中现场浇筑时出现滞后泌水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混凝土因其性能优良、成本低廉,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海洋开发、地热工程、水电和公共交通等领域。混凝土施工中要求混凝土具备良好和易性和施工性能,而有些混凝土在拌合完成后,出现浆料下沉,粗骨料外漏,混凝土边缘泌黄浆的现象,这就是常见的混凝土泌水现象。混凝土泌水率是衡量混凝土和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泌水率越高,混凝土和易性越差,施工难度增大。混凝土泌水率太大,成型拆模后,表面产生砂线、砂斑、麻面,严重影响混凝土外观。泌水严重的混凝土,振捣后上层产生浮浆,且在底部或侧面形成孔隙,形成泌水通道,严重影响混凝土力学性能。新拌混凝土中的拌合水可以分为2部分,一部分是提供水泥水化作用的结合水,另一部分是供混凝土流动性的自由水。新拌混凝土的自由水过多是造成混凝土泌水的本质原因。

混凝土泌水现象发生于新拌混凝土出机时,很容易被发现,可及时进行调整。有的新拌混凝土的初始状态,粘聚性良好、无离析、泌水、板结等现象,但放置一段时间后产生大面积泌水则为混凝土滞后泌水。滞后泌水会造成顶部或靠近顶部的混凝土因含水多,形成疏松的水化物结构。滞后泌水更具隐蔽性,工作台上的技术人员很难对混凝土状态作出正确的判断,待浇铸滞完成后才发现泌水,后果将难以弥补。因此,混凝土滞后泌水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工程经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1混凝土滞后泌水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

混凝土滞后的原因很多,本文主要从胶凝材料、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和外加剂等因素进行分析。

1.1胶凝材料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水泥组分和颗粒级配等是造成混凝土滞后泌水的直接因素。普通硅酸盐水泥组分较复杂,其主要成分可视为由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铝酸三钙(C3A)和铁铝酸四钙(C4AF)组成。其中,C3S含量最大(50%~75%),主要决定混凝土早期强度和末期强度,C2S水化热较低,决定末期强度,C3A具有较高的水化热,对凝胶时间和早期强度贡献最大,C4AF主要起到抗酸性物质腐蚀的作用。普硅水泥各组分的相对含量以及相关性能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C3A是普硅水泥组分中水化速度最快,放热最多的组分。由于C3A的水化作用,使拌和水中的结合水增多,自由水减少,因此,通常情况下,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度都随时间增长而减小,直至尚失工作性。夏天气温高,C3A的水化加快,加之其放热量大,进一步促进C3A的水化,为了使水泥能够具有充足的施工时间,缓凝组分(石膏)加入量比其他季节多。过了夏季,转入气温较低的秋冬季,环境温度降到了10℃以下,C3A的水化速度减慢,放热减少,而水泥的缓凝组分不变时,就会出现混凝土滞后泌水现象。在对此种水泥的净浆测试中,发现减水剂的掺量增加时,净浆流动度随时间的增长先增长后降低。减水剂掺量增加可从水泥表面电荷进行分析,水泥表面的电荷可通过Zeta电位间接测得。水泥各组分的Zeta电位平均值如表2所示:

目前使用的减水剂分子都带负电荷,根据静电平衡原理,减水剂分子主要吸附于水泥组分的C3A和C4AF组分上。由于低温造成C3A水化减少,水泥颗粒表面的正电荷更多,那么就需更多的减水剂分子吸附在其表面才能将水泥颗粒分散开,因此减水剂掺量增加。随着C3A水化反应的进行,水泥颗粒表面的正电荷逐渐减少,首先有一部分减水剂分子解吸附出来,造成减水剂分子过量,从而出现滞后泌水现象,而没有解析出来的减水剂分子被包埋于水化产物中,丧失对水泥颗粒的分散能力。因此,混凝土滞后泌水在秋冬季节发生的几率更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减小减水剂的掺量,适当将出机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度减小一些,即使出现后滞,也不至于造成混凝土泌水。

另外,采用低热水泥进行混凝土拌合时,也时常出现滞后泌水现象,机理与前述机理类似。低热水泥广泛用于大体积混混凝土中,有效降低了由于水泥水化过程中放热引起的混凝土开裂现象。为了降低水泥水化的过程中的水化热,其组分中C3A含量较少,减水剂在水泥表面的吸附较少,因此同等掺量下,能起到分散作用的减水剂分子减少,表现为初期打不开。

根据吸附平衡原理,增加减水剂的掺量可增大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的减水剂分子,当足够的减水剂分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上时,水泥颗粒才能克服颗粒间的聚集作用得以分散。随着水化进行,吸附于C3A上的减水剂分子解吸附出来,造成减水剂分子过量,从而出现滞后泌水现象。解决这种情况下的混凝土滞后泌水,可选用吸附能力强的减水剂分子,如萘系减水剂,酸醚比高的聚羧酸减水剂等。

水泥的颗粒级配差会导致混凝土滞后泌水。水泥颗粒越粗、比表面积越小、早期水化量就越少,结合水少,自由水多。太多的粗颗粒不能相互充密实,静置后,混凝土中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粘聚性差。另外,较少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孔道,导致自由水流出越来越多,以至产生滞后泌水。解决这种情况下的混凝土滞后泌水,最好选用颗粒级配较好的水泥。

1.2掺合料

在混凝土拌合物制备时,为了节约水泥、改善混凝土性能、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将掺合料加入其中。目前,特别是预制混凝土和送混凝土中都应用掺合料。常用的掺合料有矿粉、粉煤灰、硅灰等。掺合料细度模数小,多呈球形,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掺合料活性低,需水量少,改善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通常,掺合料替代胶材的20%,能够明显延长水泥水化的诱导期,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若将掺合料对胶材的替代率提高至30%,混凝土的初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会大幅下降。绝大多数掺合料在拌合过程中基本没有参与水化反应,其周围的水也多为自由水。掺合料增多,自由水增多,在水胶比大的情况下,多余的自由水逐渐泌水表现为滞后泌水。因此,建议掺合料的掺量不要太高,若要提高其掺量,应根据混凝土实验确定其最佳掺量。

1.3细骨料

砂是混凝土拌合中的细骨料,有天然砂和人工砂之分。天然砂是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含粉量少;人工砂又叫机制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粒径小于5mm的岩石颗粒。人工砂目前基本为中粗砂,细度模数为2.6~3.6,颗粒级配稳定、可调,含有一定的石粉,表面粗糙、棱角尖锐。由机制砂拌合的混凝土,需水量大,坍落度小,和易性稍差。当用人工砂制备低标号混凝土,如C10和C15时,水泥用量少,混凝土拌合物易产生滞后泌水现象。这是由于使用人工砂使用水量增加,自由水增多,而胶材所需的结合水少,导致过多的自由水无法容纳于体系中,逐渐泌出。因此,低标混凝土拌合中可适当减少用水量,或增加胶材以提高混凝土的黏聚性。天然砂表面平滑,粉含量少,用水量少,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好,发生滞后泌水的几率相对小。砂率变动,会影响新拌混凝土中集料的级配,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有很大变化。混凝土配合比中砂率对混凝土状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砂率过小,集料的空隙率显著增加,不能使粗集料之间有足够的砂浆层,会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流动性,严重影响粘聚性和保水性,容易造成离析、流浆等现象。若砂率过高,砂颗粒将吸附更多的水来保持润滑,而这些水仅仅是物理吸附而不是化学吸附,自由水会泌出混凝土表面,造成混凝土滞后泌水。因此,为避免混凝土滞后泌水,选择合适的砂和砂率至关重要。

1.4粗骨料

混凝土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之分,卵石表面光滑,砂浆很难将其保住,会出现露石现象。在预制管件中,采用卵石破碎的石头作为粗骨料,在冬季常会出现滞后泌水现象。这是由于冬季水泥水化慢,浆料的黏聚性差,破碎的卵石未被砂浆包住,在持续振捣时,会出现泌水现象,严重影响预制构件的外观。因此,建议增加胶材用量、降低水胶比或减小坍落度以提高浆料的黏聚性,改善滞后泌水现象。碎石的接触面大,含粉高,相同条件下混凝土的包裹性更好。但是,选用碎石时,应少用针片状碎石,除了强度因素外,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影响较大。因此,为避免混凝土滞后泌水,应尽量选择级配好的碎石。

1.5外加剂

从外加剂因素考虑,缓释组分是造成混凝土滞后泌水的主要原因。外加剂中的缓释组分有:缓释型减水剂和保坍剂。

外加剂中的减水剂分子能够破坏水泥颗粒间形成的絮凝结构,释放出包裹于其中的自由水,将水泥颗粒分散开来,表现出一定的流动性。但是,随着水泥水化的进行,水泥水化产物将一部分减水组分包裹其中,形成共沉淀、凝胶或单硫形水化铝酸钙(AFm),起分散作用的减水剂(位于活性高分子层)的数量减少,宏观表现为混凝土流动度损失或坍落度损失。其机理如图1所示。

因此,为了减小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需加入缓释或保坍组分。利用缓释基团在碱性条件下释放出阴离子基团吸附于水泥颗粒上,弥补因减水剂分子减水造成对水泥分散减弱的影响。以聚羧酸保坍剂分子为例,其缓释机理如图2所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适量的缓释组分和保坍组分可以减弱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时间增长而减小的趋势。但是,过多的缓释组分和保坍组分则会造成滞后泌水现象,为混凝土浇筑造成困扰。因此,减小缓释组分和保坍组分的添加量能够避免由外加剂造成的混凝土滞后泌水现象。

2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成功实例

2.1原材料

水泥:利森42.5级中热水泥;砂:人工砂,密度2.63g/cm3,细度模数2.60;石:密度2.78g/cm3,粒径5~20mm;聚羧酸减水剂:石家庄市长安育才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聚羧酸减水剂GK-3000,实验室自制的聚羧酸1#、2#和3#;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F10,德国巴斯夫;糖,一等品,昆明立跃工贸有限责任有限公司;消泡剂,CHUPOCAFK-2型,竹本油脂(苏州)有限公司。

2.2混凝土配合比(见表3)

2.3外加剂配方(见表4)

2.4混凝土试验情况

采用60L单卧轴向搅拌机拌合20L,混凝土拌合物出机、60min及90min的状态如图3所示。

由图3可见,混凝土拌合物出机后,和易性和流动性良好;30min时,混凝土拌合物表面泌出黄浆,粗骨料和浆体出现分离现象;60min时,混凝土拌合物的骨料和浆体已完全分离,状态极差,滞后泌水严重。

2.5问题分析

根据混凝土滞后泌水现象,针对混凝土拌合中所用的原材料进行分析,发现水泥组分的问题较大。表5列出了利森中热水泥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从表5可知,水泥中C3A含量较低,立方晶系C3A基本没有,斜方晶系的C3A仅有0.59%。如前所述,要将这样的水泥分散开,需加过量的减水剂,势必造成混凝土滞后泌水现象。为了找出解决方案,设计和合成了3种(1#、2#和3#)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针对利森中热水泥进行净浆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

从表6可知,设计的3种聚羧酸减水剂(1#~3#)对利森中热水泥的净浆实验中均表现出滞后释放现象。其中,1#缓释型聚羧酸的净浆流动度在30min内增加了100mm(为初始流动度的76.9%),60min内净浆流动度增加了20mm;2#聚羧酸分子中无缓释性基团,但其净浆流动度与掺1#减水剂的净浆流动度变化趋势类似,只是在30~60min内,净浆流动度增大15mm;掺3#减水剂的初始流动度大,比掺1#和2#的净浆流动度大35mm,说明增大酸醚比能增加水泥颗粒对减水剂的吸附,而在30min内,其净浆流动度增加了50mm(为初始流动度的30.3%),30~60min内,其净浆流动度只增加了10mm,滞后现象已达到改善。通过以上试验可知,增大聚羧酸的酸醚比对增大利森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有利,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流动度滞后放大现象。增大聚羧酸的酸醚比,实质是增加减水剂的电荷密度,因此在3#聚羧酸减水剂基础上复配电荷密度更大的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结果见表7。

由表7可见,当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掺量为3#聚羧酸减水剂的30%时,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为230mm;30min后,净浆流动度减小为195mm;60min后,净浆流动度为230mm,因此净浆流动度随时间增长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掺量为3#聚羧酸减水剂的20%时,水泥净浆初始流动度为250mm,净浆流动度随时间延长的变化趋势也是先减小后增大。这是由于2种减水剂在水泥颗粒间的竞争吸附作用导致的,由于磺化三聚氰胺的电荷密度大,优先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水泥净浆的初始流动度增大;后期是3#聚羧酸减水剂吸附于水泥颗粒上,由于其在利森中热水泥上的吸附能力较低,因此,在30min内,其净浆流动度减小,在30~60min内,随着吸附量的增加,其净浆流动度增大。而当磺化三聚氰胺减水剂的掺量为3#聚羧酸减水剂的10%时,两者间的吸附得到平衡,水泥净浆流动度在60min内变化不大。为了验证方案是否正确,再进行相关混凝土试验。

2.6问题解决

采用减水剂复配(见表8)的方法,进行混凝土试验,外加剂掺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6%,试验结果见表9和图4。

从表9和图4可知,采用电荷密度高的磺化三聚氰胺和高酸醚比的聚羧酸复配使用,成功解决了利森中热水泥由于C3A含量少而引起的滞后泌水现象,新拌混凝土初始状态良好,经过1h依然保持较好的塌落度和状态,基本不存在泌水现象,较好地符合了施工要求。

3结语

从混凝土配合比、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以及外加剂方面分析造成混凝土滞后泌水的原因,并列举了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的成功实例,可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解决混凝土滞后泌水方案。(来源:《新型建筑材料》2017.11)

3

3灰水比0751的水泥浆每方水泥浆含多少公斤水泥

灰水比10.75:1的水泥浆每方水泥浆含75公斤水泥。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

4水泥堆放要求

(1)忌受潮结硬

受潮结硬的水泥会降低甚至丧失原有强度,所以规范规定,出厂超过3个月的水泥应复查试验,按试验结果使用。对已受潮成团或结硬的水泥,须过筛后使用,筛出的团块搓细或碾细后一般用于次要工程的砌筑砂浆或抹灰砂浆。对一触或一捏即粉的水泥团块,可适当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2)忌曝晒速干

混凝土或抹灰如操作后便遭曝晒,随着水分的迅速蒸发,其强度会有所降低,甚至完全丧失。因此,施工前必须严格清扫并充分湿润基层;施工后应严加覆盖,并按规范规定浇水养护。

(3)忌负温受冻

混凝土或砂浆拌成后,如果受冻,其水泥不能进行水化,兼之水分结冰膨胀,则混凝土或砂浆就会遭到由表及里逐渐加深的粉酥破坏,因此应严格遵照《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进行施工。

(4)忌高温酷热

凝固后的砂浆层或混凝土构件,如经常处于高温酷热条件下,会有强度损失,这是由于高温条件下,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会分解;另外,某些骨料在高温条件下也会分解或体积膨胀。

对于长期处于较高温度的场合,可以使用耐火砖对普通砂浆或混凝土进行隔离防护。遇到更高的温度,应采用特制的耐热混凝土浇筑,也可在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磨细耐热材料。

(5)忌基层脏软

水泥能与坚硬、洁净的基层牢固地粘结或握裹在一起,但其粘结握裹强度与基层面部的光洁程度有关。在光滑的基层上施工,必须预先凿毛砸麻刷净,方能使水泥与基层牢固粘结。

基层上的尘垢、油腻、酸碱等物质,都会起隔离作用,必须认真清除洗净,之后先刷一道素水泥浆,再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

水泥在凝固过程中要产生收缩,且在干湿、冷热变化过程中,它与松散、软弱基层的体积变化极不适应,必然发生空鼓或出现裂缝,从而难以牢固粘结。因此,木材、炉渣垫层和灰土垫层等都不能与砂浆或混凝土牢固粘结。

(6)忌骨料不纯

作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骨料的砂石,如果有尘土、粘土或其他有机杂质,都会影响水泥与砂、石之间的粘结握裹强度,因而最终会降低抗压强度。所以,如果杂质含量超过标准规定,必须经过清洗后方可使用。

(7)忌水多灰稠

人们常常忽视用水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施工中为便于浇捣,有时不认真执行配合比,而把混凝土拌得很稀。

由于水化所需要的水分仅为水泥重量的20%左右,多余的水分蒸发后便会在混凝土中留下很多孔隙,这些孔隙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在保障浇筑密实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减少拌合用水。

许多人认为抹灰所用的水泥,其用量越多抹灰层就越坚固。其实,水泥用量越多,砂浆越稠,抹灰层体积的收缩量就越大,从而产生的裂缝就越多。一般情况下,抹灰时应先用1:(3—5)的粗砂浆抹找平层,再用1:(1.5—2.5)的水泥砂浆抹很薄的面层,切忌使用过多的水泥。

(8)忌受酸腐蚀

酸性物质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物体积松散、膨胀,遇水后极易水解粉化。致使混凝土或抹灰层逐渐被腐蚀解体,所以水泥忌受酸腐蚀。

在接触酸性物质的场合或容器中,应使用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均有较好耐酸性能,应优先选用这三种水泥配制耐酸砂浆和混凝土。严格要求耐酸腐蚀的工程不允许使用普通水泥。

扩展资料:

水泥主要技术指标:

(1)比重与容重:标准水泥比重为3.1,容重通常采用1300公斤/立方米。

(2)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硬化得越快,早期强度也越高。

(3)凝结时间:水泥加水搅拌到开始凝结所需的时间称初凝时间。从加水搅拌到凝结完成所需的时间称终凝时间。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迟于6.5小时;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实际上初凝时间在1~3h,而终凝为4~6小时。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由专门凝结时间测定仪进行

(4)强度:水泥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5)体积安定性: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能。水泥中含杂质较多,会产生不均匀变形。

(6)水化热:水泥与水作用会产生放热反应,在水泥硬化过程中,不断放出的热量称为水化热。

(7)标准稠度:指水泥净浆对标准试杆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时的稠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泥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后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水泥净浆配合比(水泥净浆试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