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写器基本介绍
读写器即射频标签读写设备是射频识别系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标签与读写器)之一。射频标签读写设备根具体实现功能的特点也有一些其他较为流行的别称,如:阅读器(Reader),查询器(Interrogator),通信器(Communicator),扫描器(Scanner),读写器(ReaderandWriter),编程器(Programmer),读出装置(ReadingDevice),便携式读出器(PortableReadoutDevice),AEI设备(AutomaticEquipmentIdentificationDevice)等。通常情况下,射频标签读写设备应根据射频标签的读写要求以及应用需求情况来设计。随着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射频标签读写设备也形成了一些典型的系统实现模式,本章的重点也在于介绍这种读写器的实现原理。从基本的原理角度出度,射频标签读写设备一般均遵循如图所示的基本模式。

读写器(读写器的主要功能)
2、读写器工作原理
读写器即对应于射频标签读写设备,读写设备与射频标签之间必然通过空间信道实现读写器向射频标签发命令,射频标签接收读写器的命令后做出必要的响应,由此实现射频识别。此外,在射频识别应用系统中,一般情况下,通过读写器实现的对射频标签数据的无接触收集或由读写器向射频标签中写入的标签信息均要回送的应用系统中或来自应用系统,这就形成了射频标签读写设备与应用系统程序之间的接口API(ApplicationProgramInterface)。
一般情况下,要求读写器能够接收来自应用系统的命令,并且根据应用系统的命令或约定的协议作出相应的响应(回送收集到的标签数据等)。
读写器本身从电路实现角度来说,又可划分为两大部分,即:射频模块(射频通道)与基带模块。射频模块实现的任务主要有两项,项是实现将读写器欲发往射频标签的命令调制(装载)到射频信号(也称为读写器/射频标签的射频工作频率)上,经由发射天线发送出去。发送出去的射频信号(可能包含有传向标签的命令信息)经过空间传送(照射)到射频标签上,射频标签对照射的其上的射频信号作出响应,形成返回读写器天线的反射回波信号。射频模块的第二项任务即是实现将射频标签反回到读写器的回波信号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并从中解调(卸载)提取出射频标签回送的数据。基带模块实现的任务也包含两项,项是将读写器智能单元(通常为计算机单元CPU或MPU)发出的命令加工(编码)实现为便于调制(装载)到射频信号上的编码调制信号。第二项任务即是实现对经过射频模块解调处理的标签回送数据信号进行必要的处理(包含解码),并将处理后的结果送入读写器智能单元。
一般情况下,读写器的智能单元也划归基带模块部分。智能单元从原理上来说,是读写器的控制核心,从实现角度来说,通常采用嵌入式MPU,并通过编制相应的MPU控制程序对实现收发信号实现智能处理以及与后终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API。射频模块与基带模块的接口为调制(装载)/解调(卸载),在系统实现中,通常射频模块包括调制/解调部分,并且也包括解调之后对回波小信号的必要加工处理(如放大、整形)等。
3、读写器基本分类
读写器分为接触式读写器,非接触式读写器,单界面读写器和双界面读写器以及多
接触式读写器。
读写器从接口上来看主要有:并口读写器、串口读写器材、USB读写器、PCMICA卡读写器和IEEE1394读写器。前两种读写器由于接口速度慢或者安装不方便已经基本被淘汰了。USB读写器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读写器。
从射频
上分:低频
、高频阅读器、
读写器、双频读写器、433MHz有源读写器、微波有源读写器等。
4、RFID读写器优势
RFID读写器作为应用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选型正确与否将关系到客户项目能否顺利实施和实施成本;在读写器选用方面好经过严密的流程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
首先,需要关注读写器设备的频率范围,看其是否满足项目使用地的频率规范;
第二,了解读写器的大发射功率和配套选型的天线是否辐射超标;
第三,看读写器具备的天线端口数量,根据应用是否需要多接口的读写器;
第四、通讯接口是否满足项目的需求;
第五、了解读距和防碰撞指标,读距指标要明确什么天线和标签下测试的;防碰撞要明确什么标签在什么排列方式下多长时间内全部读完;
第六、一个RFID应用系统除了和读写器有关外,还和标签、天线、被贴标物品材质、被贴标物品运动速度、周围环境等相关,在确定设备前好能模拟现场情况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产品真是能满足应用需求;
第七、模拟情况下连续测试设备的稳定性,确保能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第八、看看开发资料是否符合系统开发需求,好支持你所使用的系统,好还有相关例程,如果不支持,到时候开发时间会很长,甚至开发不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