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黑白密度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黑白密度计是干什么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黑白密度计(黑白密度计是干什么的)
1摄影中黑白灰色调和红色调的区别
红色调是一种充满热情的色调,和黑白灰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两者的作用也不相同。
黑白灰色调的主要作用是打造出冷峻的气氛,表达出理性的哲学;而红色调则具有激情和动感,能够使人心中充满活力和热情。
在摄影中,以黑白灰色调为主可以表现出沉静而庄严的气氛,而以红色调为主可以制造出激情四射的画面,进而激发出不一样的情绪。

黑白密度计(黑白密度计是干什么的)
2密度计测量频度是多少
密度计测量频度是多少,密度计是印刷厂常用的原稿测量仪器。是测量黑白原稿的灰度值和测量连续调或网点值的光电测量仪器。密度计分为透射式密度计和反射式密度计两种。透射式密度计适于测量透明原稿,反射式密度计适于测量实地原稿。密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2.5,数字越大,黑度越高。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衡量感光材料曝光和显的变黑程度即黑度。在制版时,感光材料上的溴化银,受到光照作用,显还原成金属银,形成一定的阻光度。黑度大的,密度高;黑度小的,密度低。带有滤光片的测量计,还可以测量彩色原稿的彩色密度。其测量原理与上述基本原理相近。
3大城县廊舒坊谁开发的
一、2021年廊坊市重大项目开工情况汇总
1、一季度116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2月24日,在廊坊临空经济区临空家园二期工程现场,廊坊市举行2021年廊坊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临空经济区新春项目开工仪式。本次集中开工项目116项,总投资1059.5亿元。其中,临空经济区开工项目总投资占比达到54.8%。本次集中开工项目涉及大数据、装备制造、医疗健康、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项目78个、总投资728.5亿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38个、总投资330.9亿元。
此次集中开工项目主要呈现四个特点:
单体投资大:116个项目平均单体投资9.1亿元,较上次集中开工项目提高了4.9亿元。
主导产业突出:“1+5”市域主导产业项目50个、总投资612.1亿元,分别占产业项目的64.1%和84%。
制造业占比高:新型显示、机械及成套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高端制造业项目48个、总投资227亿元,分别占产业项目的61.5%和31.1%。
补短板项目实:38个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中,涉及教育、医疗、供水、生态环保等补短板重点领域项目25个,占比达到65.8%。
廊坊临空经济区在去年集中开工14个产业项目的基础之上,今年上半年陆续开工宝能医院和生物医药产业园、国亦生科国际智慧细胞谷、华芯·中信海直无人机等9个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共203.6亿元。
据悉,廊坊临空经济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工程以产业项目落地、生产生活需求为导向,三步并作两步走,实施两个系列三年攻坚行动。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902项、950亿元的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工程,配齐配全“水热路电气讯”等传统设施和新基建工程。今年是第一个三年攻坚行动承上启下的冲刺之年,启动实施总投资178.5亿元的149个子项工程建设,持续提升对项目的吸附承载能力。
另外,廊坊临空经济区力求建设让群众满意的高品质回迁社区典范。临空回迁区建设包括永清和广阳两大片区,在去年一期开工150万平米的基础上,今天再开工350万平米,满足3.9万人回迁需要。今年回迁房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主体封顶不少于300万平米(一期100万平米;二期200万平米),同步落实好30项民生保障措施,确保2022年底前实现全部回迁、高效回迁、满意回迁。
2、二季度93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6月4日,廊坊市委、市政府举行2021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此次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设在廊坊开发区新宜高端综合科技园项目现场,各县(市、区)、廊坊临空经济区设分会场。市委书记杨晓和宣布开工。
据悉,本次集中开工项目共93项,总投资416.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13.3亿元,涉及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项目64项,总投资330.1亿元。廊坊开发区8个重点项目参与集中开工,这些项目总投资38.5亿元,全部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6.2亿元。
此次开工项目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主导产业突出,“1+5”市域主导产业和“7+6”县域特色产业项目60项,总投资316亿元,分别占开工项目的65%和76%;二是同比增长快,开工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均比去年同期实现了较快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4.8%和15.6%。三是产业层次高,开工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24项,现代服务业项目18项,总投资287.95亿元,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分别占产业项目总数的64.6%和87.2%;四是民生项目实,涉及教育、医疗、供水、生态环保等民生实事项目20项,总投资30.6亿元。
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是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大户”。其中,查普曼智能家居项目主要建设厂房、仓库、运输坡道与架空平台等,用以研发、生产、销售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可达30亿元。中跃检测公司检测设备生产项目通过购置联东U谷厂房1栋,主要生产底片扫描仪、黑白密度计和LED观片灯,用于长输管道X射线胶片的数字化应用。胜宇蓝公司年产8000套精密组件制造项目通过租用厂房1777平方米,主要生产用于军工行业中兵器部件等高端装备及精密器械。
外资项目在此次集中开工活动上也比较抢眼。新宜廊坊高端综合科技园项目由美国华平基金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美元,主要建设8座厂房、分拨中心及附属设施,实现企业在一个园区内可以完成原材料存储、产品生产加工、成品展示、分拨配送及货品结算的全流程,目前已有58同城、中通快递、蔚来汽车等高端企业意向入驻。此次集中开工活动的主会场即设在该项目现场。
大文化项目在此次集中开工活动上让人眼前一亮。京御地产剧创中心项目总投资10.58亿元,主要建设24栋商务办公楼、地下停车库(含人防)及其他配套设施,将建成剧作家聚集地和剧本创作中心。届时,廊坊开发区大文化产业集群将再添“生力军”。
此外,此次集中开工活动还有一个商业综合体项目——开新公司开新广场项目,主要建设4栋商业楼,3栋公寓楼及配套设施;一个转型升级项目——廊坊春晖环保保温建材项目,主要建设两栋双层厂房及配套仓储设施,年产环保保温材料15万立方米;一个教育培训项目——廊坊博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要建设教育楼、综合楼、宿舍楼及其他配套设施,年可培训科技人才2000多人。
3、第三次91项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10月29日,廊坊市2021年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及全市项目拉练观摩活动在固安县举行,市委书记杨晓和宣布“廊坊市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廊坊市发改委主任马志永介绍了全市集中开工项目情况。本次活动共开工项目91项,总投资296.25亿元,今年计划投资55.6亿元,涵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多个方面。
固安县今年累计签约项目176个,总投资1097.3亿元,已落地开工项目94个,总投资116.3亿元,这次集中开工的13个项目总投资20.3亿元,涵盖基础设施、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等多个领域,包括联东医疗器械产业园等13个重点项目。联东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一期供地78亩,定位为高标准科技型产业园区,总建筑面积7万平米,总投资超过3亿元。
开工活动结束后,与会人员前往固安航天产业基地项目现场进行观摩。固安航天产业基地隶属于固安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总规划建设用地2765亩,工业建筑规模大于10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100亿元。
固安航空航天产业集群位于京南固安高新区新兴园,定位于推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等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战略高地,采取“北京总部+固安基地”、“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多种模式,成功引进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306所、中国舰船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成为继新型显示产业之后,又一迅速壮大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2021年廊坊市省、市两级重大项目汇总
1、48个重大项目入选河北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
日前,《河北省2021年省重点建设项目名单》公布,共安排省重点项目682项,总投资11896.5亿元,年度预计投资2810.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252项、续建项目318项、建成投产项目112项,涵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现代化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民生补短板等多个领域。
2021年廊坊市共有48个优质项目成功入选河北省2021年重点建设项目。这48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约735.45亿,涉及到11个区县,6个产业,具体来看:
按开工进度分:廊坊市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新开工项目约18项,总投资额180.75亿;续建项目共25项,总投资额526.29亿;已经建成项目共5项,总投资额28.41亿。
按产业类型分:廊坊市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有6项,总投资额39.28亿;产业链现代化提升产业共有7项,总投资额70.08亿;数字基础设施及应用共有7项,总投资额126.67亿;现代服务业共有18项,总投资额220.08亿;基础设施建设有8项,总投资额214.35亿,民生补短板项目有2项,总投资额65亿。
按区域来分:廊坊市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中跨越廊坊全市区的项目有5项,总投资额211.36亿;廊坊高新区有3项,总投资额22.54亿;廊坊经开区项目有2项,总投资额44亿;廊坊开发区有1项,总投资额15亿;廊坊市次安区项目有2项,总投资额32.1亿;三河市项目有9项,总投资额87.06亿;霸州市项目有8项,总投资额41.03亿;大厂项目有4项,总投资额71亿;文安县项目有6项,总投资额61.46亿;香河县有3项,总投资额34.67亿;固安县有4项,总投资额98.1亿;永清县项目1项,总投资额17.12亿。
2、16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和民生建设项目保障清单
经廊坊市政府批准,日前廊坊市168个项目被列入重点和民生建设项目保障清单,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不要求全面停工停产。
纳入廊坊市重点和民生建设项目保障清单的168个建设项目,按项目类型划分,民生建设项目36个,省重点项目26个,市重点项目42个,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项目64个;按项目所在区域划分,广阳区29个,香河县21个,安次区20个,三河市16个,大厂回族自治县15个,霸州市14个,固安县13个,廊坊开发区12个,大城县9个,跨区域项目8个,临空经济区(廊坊)4个,文安县4个,永清县3个(具体清单可到廊坊市生态环境局官方网站查询)。
3、重点招商合作项目
2021年廊坊市对外发布重点招商合作项目212项,其中,单体项目146项、平台项目66项。其中,146个单体项目总投资1917.8亿元,拟利用省外资金1246.5亿元。
项目谋划按照“补链、延链、强链”思路,聚焦产业链重点领域、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链核心技术、物流链新业态和新模式,涉及廊坊市重点产业链项目85项、供应链项目46项、创新链项目9项、物流链项目6项。平台项目66项,包括人工智能软件园、3D打印基地、汽车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完备、产业初步聚集、项目可以迅速落地的各类承接平台载体。
从行业分析,全市146项单体项目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55项,总投资379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57项,总投资1024.6亿元;传统产业改造提升项目28项,总投资445亿元;文化旅游项目3项,总投资48.6亿元;现代农业项目3项,总投资20.6亿元。
从各县(市、区)分析,全市212项招商合作项目中,三河市37项、大厂县10项、香河县27项、安次区28项、广阳区1项、永清县20项、固安县16项、霸州市10项、文安县7项、大城县10项、廊坊开发区27项、临空经济区19项。
三、2021年廊坊重大项目建设进展和现状
1、1-9月省市重点项目进展汇总
10月27日,廊坊市召开“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通报2021年廊坊市的重大项目投资建设进展情况。2021年,廊坊市列入省市重点项目共计307项、在建项目178项、前期项目129项,计划投资342.93亿元,1-9月完成投资377.14亿元,投资完成率110%。呈现出高端高新项目占比大、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快、前期管理项目数量多等特点。
今年以来,廊坊市围绕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奋斗目标,持续用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谋划实施产业项目倍增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四个十”重点工作责任机制,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推进重点项目工作过程中,廊坊市多措并举,实施产业项目倍增行动,提出2021年全市在谈项目、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省市重点项目数量在2020年基础上翻一番。1-9月全市在谈项目623项、签约481项、新开工项目275项、省市重点项目307项,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3.1%、120%、107.8%和107.7%。
2月24日和6月4日,廊坊市委、市政府先后组织两次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共计开工项目208项,总投资1306.02亿元,今年计划投资330亿元,1-9月完成投资301.33亿元,占年计划的91.28%。项目数量创往年同期新高。3月26日和8月7日,廊坊市先后组织两次全市项目拉练观摩活动,通过看项目、比项目、评项目,相互学习、鼓劲加压,营造全市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廊坊市还不断完善市县两级领导包联制度。廊坊市委常委、相关副市长对重点建设项目实行分包帮扶,每月现场走访,每季度召开包联项目推进调度会议,提供全链条协调服务,破解难点问题。同时,加强重点项目定期调度,建立省市重点项目、新开工项目和在谈项目三本台账,对项目精准管理实施。
2、11月在建项目汇总
2021年11月,廊坊市累计约有23个拟在建项目陆续发布了最新动态,项目动态清单如下表:
1. 霸州市全域供水管网升级改造项目
2. 文安县锐马纺织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卫衣布项目
3. 河北四友卓越科技有限公司新建年产4.2万吨叔碳聚合物乳液项目
4. 永定河大兴国际机场段生态治理项目(EPC)
5. 廊坊市南城热力有限公司(阳光站)供热设备技术提升改造项目
6.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永清—上海)项目
7. 河北绿泉地热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再生水(中水)综合利用配套管网项目
8. 永清县发展和改革局永清县粮食和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建设项目(EPC)
9. 新建霸州市双得利加油站项目
10. 住友再生资源(廊坊)有限公司6万吨/年废催化剂、4万吨/年镍阳极泥综合利用项目
11. 大谷智能科技(廊坊)有限公司年产4000万个先进智能传感器暨电子元器件项目
12. 华能中天节能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100万立方米高端橡塑制品项目
13. 大城县综合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
14. 三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东市区热力管网联通及中水管道项目
15. 河北奥霖汽车产业园有限公司建设汽车产业园项目
16. 廊坊市中医医院院区改扩建项目
17. 廊坊市市政设施管理中心雨污水管网项目
18. 廊坊市斯尔曼乐器有限公司年产10000支乐器、10000套乐器配件项目
19. 河北宽匠友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环保智能家居生产(一期)项目
20. 益嘉丰物中央厨房项目
21. 霸州市东源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台套高频焊管机组及配件项目
22. 香河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污水管线连接工程及兴业家园东侧雨水主方涵项目
23. 经开创优(廊坊)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港项目
4那些年苏联对金星探测的狂热史六
作者 cbjchxh
转载于百度贴吧-航天吧
原始资料来源 卫星百科-sat.huijiwiki.com
时间又过去了两年,下一个金星发射窗口已经如期而至。1972年,拉沃契金科研生产联合体又打算向金星发射两枚探测器,这一次,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想要一方面保留着陆器圆圆的外形,以减少下降时的阻力,另一方面要在着陆后让它稳稳的落在地面上,并且天线指向地球。
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直到有个无名的天才想出了一个办法:
着陆后,从飞行器中“抛出”一条天线。该天线的主体制成带有四个折叠型花瓣的平垫圈,因此其平侧面在翻滚后会像不倒翁一样立金星的表面。这应该能确保天线方向相对于地面垂直方向合理定向。
(楼主真乃灵魂画手也)
根据金星7号飞行的结果,他们还对金星大气模型进行了校正,这使得有可能以较小的余量设计金星8号的着陆器。
着陆器设计为承受105个大气压,而不是150个,温度也变为540 -493 С。具体表现就是金星8号的仪器舱壁厚度减小。在着陆器的下部,壁厚从25毫米减小到12毫米,在上部从8.7毫米减小到5.7毫米,这使得着陆器的重量减少了38.5千克。
为了改善设备的热状况,铍壳-蓄热器现在安装在着陆器的钛制车体的内侧,并将玻璃纤维层压垫片引入外壳与仪表室的连接点——一种非常有效的热控制装置。
发射前的金星8号
着陆器依然携带了苏联盾徽和列宁勋章。
金星8号于世界时1972年3月27日04:15:01发射升空,进入地球停泊轨道,然后通过逃逸级点火加速,驶向金星——一切正常。
飞船用了118天的时间到达金星,并在1972年4月6日进行了一次中途修正。着陆器于世界时1972年7月22日08时37分进入大气层。在进入大气层之前,主舱上安装的一个制冷系统预冷了着陆器,以延长它在表面的寿命。
下降中,设备承受的最大载荷为335倍重力加速度 。通过空气制动,着陆器下降速度从41696公里/小时降低到900公里/小时左右。之后,直径2.5米的降落伞在60公里高空打开。
在下降过程中,金星8号传送了数据。在35至30公里的高度,光照急剧下降,10公里以下的风速低于1米/秒。
金星8号于9:32在距离晨昏线约500公里处。着陆时的垂直速度为8.3 m/s,坐标为10.70 S 335.25 E。
着陆器在着陆后继续发回数据,坚持了50分钟11秒之久。
列举一下成果:
它还从多普勒信号变化中进行了径向速度分量的测量。根据其变化,对金星大气中的风速进行了估算:在50km高度处为50-60 m/s,在0-11km高度处为0-2 m/s。这些测量结果表明存在从黑夜指向白天的横向风,即在行星自身旋转的方向上存在对流——现在金星研究的热点。
探测器证实了早先由金星7号返回的金星表面高温度和高气压(470摄氏度,90个大气压)的数据,还测量了当地光照水平是否适合表面摄影。结果发现其与地球上能见度约1公里的阴天的光量相似。
探测器的光度计测量结果首次显示了金星云层在高海拔处停留。从那里到地表,大气相对清晰。
搭载的伽玛射线光谱仪测量了表层岩石的铀/钍/钾比值,表明金星的岩石类似于碱性玄武岩。
第二艘航天器于世界时1972年3月31日04时2分33秒发射升空。在到达地球停车轨道后,飞船试图发射进入金星转移轨道。但一个错误设置的定时器导致逃逸级提前关闭,阻止了探测器逃离地球轨道。它裂开了(真裂开了 ),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两个在48小时内衰变到新西兰南部。
说真的,落到新西兰也太倒霉了
1972年4月3日凌晨1点,四个13.6公斤的红热钛合金球落在新西兰的一个农场,彼此相距16公里。直径38厘米的球体烧焦了大片农作物,在土壤中留下了深深的凹痕,但没有人受伤。
太空法要求将太空垃圾归还其国家所有人,但按照苏联一贯的传统,他们再一次宣称发射与残骸无关
因此,所有权属于卫星落在其财产上的倒霉农民。科学家对这些碎片进行了彻底的分析,确定这些碎片有苏联的焊接技术特点。
这个探测器被苏联政府命名为“空间482号”。
但是请注意,空间482号还有两块碎片在太空中飘着呢!
探测器的着陆舱,仍在环绕地球运行。着陆舱重达495公斤,很可能会整体到达地球表面,因为它的设计能够承受300g的加速度和100个大气压。
整个着陆舱很可能在2020年末坠落地球,覆盖范围包括整个中国。苏联的太空船可能会掉进海里,因为海洋占据了地球的很大一部分。然而,在“不幸”的情况下,如果它落入某个有人居住的中心,那么将是非常危险的。
现在,人们仍在追踪空间482号。它的轨道离心率在不断变小,但它的亮度仍有很大的变化:从近地点的亮度最高值接近-1级,到远地点的亮度低于微弱的+6级。
重点:今年,天降500公斤的大锅!
实时追踪空间482号:
现在近地点已经接近200km了。受太阳活动影响,其坠落时间仍然不确定。
如果你捡到了这个约2米直径的着陆器,记得去里面找找苏联盾徽和列宁勋章,现在相当值钱的(但是不要被砸到)
1971年8月3日,拉沃契金科研生产联合体的领导人乔治·巴巴金(Georgi Babakin)在莫斯科去世。当时,金星8号已经研制成功,正准备发射,而火星2号和火星3号正在前往火星的途中,表现得一切正常。
乔治·巴巴金只活了57岁,死因很可能是积劳成疾。
谢尔盖·科罗列夫在去世前希望巴巴金接管无人的月球和行星探测器,而巴巴金领导的NPO Lavochkin带来了大为改进的工程、测试和系统管理,没有辜负科罗廖夫的嘱托。他在科罗廖夫失败的地方,创造了一系列的成功——例如月球9号首次软着陆、金星4号首次探测金星大气层等等。
50多岁的乔治·巴巴金
在他1971年去世后,谢尔盖·克鲁科夫(Sergei Kryukov)担任该局总设计师。
以原有的4V-1系列航天器(即金星7、8号的型号)为起点,NPO Lavochkin的工程师们决定对最初为M-71和M-73火星任务而开发的航天器进行改造。尽管火星2号至火星6号任务都没有完全成功,但他们的飞船在设计上完全可以借鉴。
随着各种硬件、软件和质量控制问题在火星任务之后被发现和解决,综合利用金星和火星的经验而成功的机会比开发一个全新的航天器要高得多。
更彻底的金星 探索 需要更大的航天器。因此,苏联跳过了1973年的金星发射窗口,而是选择潜下心来开发一对超大型金星探测器,并在1975年发射窗口发射。探测器的型号代号仍然是4V-1。
开发的结果是:这对4V-1轨道飞行器和着陆器是当时发射的最重、最先进的行星任务航天器。
这是早期的M-71和M-73火星飞船(有越南特色 )。
这是新一代4V-1,它借鉴了火星飞船的设计
与早期搭载着陆器的火星飞船一样,4V-1将由两部分组成:一个轨道器和一个装有着陆器的下降舱。
轨道器,和M-71和M-73一样,由一个圆柱形的核心和环绕其底部的环形仪器模块组成。直径为1.1米的圆柱形结构内装有推进剂罐,储存着约1.1吨的UDMH(非对称二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用于KTDU-425A发动机在轨道插入和航向修正时的工作。这一部分的直径比火星任务中使用的直径窄0.7米,短约1米。轨道飞行器的总高度为2.8米。
安装在圆柱形截面上的是一对1.25 2.1米的太阳能电池板,总跨度为6.7米。太阳能电池板的结构还支持用于热控制的散热器和气体姿态控制射流系统(的确是高级玩意儿)。
探测器还安装了一个直径1.6米的抛物面高增益天线和六个螺旋状低增益天线,用于在着陆器下降期间和到达地面后与地球通信并接收数据。
轨道飞行器记录并传输来自着陆器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56 bit/s(真的很快了)
在4V-1轨道器的基座周围有一个直径2.35米的仪器舱,里面装有飞船的计算机、电子设备、科学仪器和其他敏感设备。这种环形模块的形状是为了将所需电缆的长度减至最小,并在施工和测试期间更容易地进入其系统。并对其进行加压 ,以便为其设备提供一个类似实验室的环境。
探测器总重为4936千克。
安装在轨道飞行器顶部的是1560公斤的下降舱(就是那个球)。考虑到金星和火星有着明显不同的条件,4V-1采用了一种全新的设计,使它能承受90巴的典型大气压力和470 C的温度。
下降舱由涂有烧蚀材料的球形弹壳环绕,能够以每秒10.7公里的速度进入金星大气层并存活下来。一旦进入大气层的过程完成,一系列降落伞将展开以稳定和减缓下降舱的速度,然后从中牵引出实际的着陆器。
这张图说明了4V-1金星着陆器下降过程中的主要事件。下降舱为球形,内含着陆器。在着陆时着陆器会被降落伞牵出来。
660公斤的着陆器是围绕着一个直径0.8米的双壁钛制压力容器建造的。着陆器在被牵出前会进行预冷却,隔热层和吸热材料有助于降低内部温度,使着陆器能够经受住金星稠密大气层75分钟的下降,然后在表面至少存活30分钟。
4V-1下降舱的主要部件。外围的圆形是下降舱的容器壁。标号分别代表:
1) 螺旋天线,2)气动刹车装置,3)科学仪器,4)着陆环,5)隔热罩,6)绝缘层,7)内部电子设备,8)着陆器仪表舱,9)远摄仪,10)下降监测仪器,11)降落伞。
轨道器搭载了大量科学载荷:
(1)一对全景远摄仪,它是基于火星4号和火星5号轨道飞行器成功采用的一种设计,可以在紫外光和近紫外波段成像金星云层,分辨率在6至30公里之间。
(2)一个法国制造的3500埃紫外光度计
(3)一个4000-7000埃光偏振计
(4)一个1.5至3微米红外光谱仪
(5)一个8-30微米红外辐射计等
(6)一个磁强计
着陆器也携带了很多仪器,用于研究下降过程中金星云层的大气成分和结构以及光学特性,以及金星表面的岩石特性和地貌(首次):
(2)伽马射线密度计,将研究表面材料
(3)伽马射线光谱仪,将测量放射性元素的浓度,如铀、钍和钾,以评估着陆场的岩石类型,为下一步采样做准备。
(4)一对5.8公斤的全景远摄仪。它们安装在压力容器的两侧,高度为0.9米。与早期苏联月球和火星着陆器搭载的类似,这些远摄仪将提供一对512 128像素、6位黑白图像的金星表面。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从另一个行星表面拍摄的图像。这些相机向下倾斜50 ,这样它们的40 160 全景图将包括着陆器底部的表面,而远离地平线。由于金星8号进行的表面照明测量表明当地光照水平相当低,所以还在着陆环支柱上安装了泛光灯,以确保有足够的光线用于成像。
4V-1着陆器上远程遥控器成像系统的布置。地面上泛光灯的照明模式用虚线椭圆表示。
轨道器的定妆照
着陆器的定妆照
镇楼图就是4V-1了
列宁勋章当然也要随身带着
由于这次的探测器过重,它选择搭乘了新研发成功的质子-K火箭。
世界时1975年6月8日2点37分,重达4936公斤的4V-1 No. 660飞船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81/24发射场发射升空。在以51.54 的倾角在171 196公里的停泊轨道上短暂滑行后,质子火箭的D逃逸级点燃,将现在被命名为金星9号的航天器送往金星。
金星9号在6月16日使用其KTDU-425A推进系统进行了12.5m/s的航向修正,以瞄准金星。
在金星9号发射成功后,第二颗金星探测器,4V-1 No.661,于1975年6月14日凌晨2:20升空,进入162 206公里的临时停泊轨道。这艘飞船的质量为5033公斤,比它的前一代稍重,主要是因为它额外携带了66公斤的推进剂,以便进入稍微快一点的接近金星的轨道。
事实上,这是迄今为止发射过的最重的行星飞船。和它的姊妹飞船一样,金星10号在6月21日进行了14.5m/s的小航向修正,以瞄准金星。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