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肝素的药理作用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肝素药理作用机制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肝素的药理作用和肝素药理作用机制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肝素的药理作用(肝素药理作用机制)
12022肝素可以用医保吗
可以。根据国家医保局的官网查询,截止2023年1月11日,2022肝素是载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里面的药品,所以,购买肝素钠注射液是可以用医保的。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粘多糖硫酸酯,平均分子量为15KDa,呈强酸性。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黏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作为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

肝素的药理作用(肝素药理作用机制)
2牛肺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3高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肝素之间有什么区别
相对于“肝素”而言有“低分子肝素”,“高分子肝素”简称“肝素”。所以题目问“高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肝素之间有什么区别”即是问“低分子肝素与肝素之间有什么区别”
低分子肝素和肝素有3点不同:
1、两者的特点不同:低分子肝素与肝素相比有以下特点: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低于肝素;低分子量肝素的活性/抗凝血活性的比值为2~4,而普通的肝素为1;出血发生率低于肝素,肾功能不良患者仍需要监测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骨质疏松发生率低于肝素。
2、两者的组成不同:低分子肝素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低的肝素的总称。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
3、两者的药代动力学不同:低分子肝素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t1/2。明显长于普通肝素,体内t1/2约为普通肝素的8倍,其抗凝血因子Xa活性的生物利用度是普通肝素的3倍。静注维持12h,皮下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几乎达100%。1次/d即可,使用方便。
肝素口服不吸收,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均吸收良好,吸收后分布于血细胞和血浆中,部分可弥散到血管外组织间隙。其静脉注射后能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高度结合成复合物,也可与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结合,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摄取到肝内代谢,经肝内肝素酶作用,部分分解为尿肝素。
扩展资料:
一、肝素的药理作用:
1、抗凝血:
(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
(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3)、增强蛋白c的活性,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二、低分子肝素的药理作用:
肝素的抗凝作用一般认为主要通过2个方面: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对凝血活性因子Xa(FXa)的抑制作用。两者都依赖于肝素的戊糖结构与抗凝血酶Ⅲ(AT-Ⅲ)的结合,经肝素结合的抗凝血酶-Ⅲ结合凝血酶和FXa的能力增强,其中肝素抗凝血酶的作用不但要求肝素与ATⅢ的结合,还同时要求肝素与凝血酶的直接结合。
这就需要肝素分子有足够的长度(至少18个单糖的长度,分子量至少为5000D),但肝素增强抗凝血酶-Ⅲ抑制FXa的作用不需要肝素与FXa直接接触,此种作用对肝素无最低分子量上的要求。低分子肝素由于片断较短,大部分分子长度均小于18个单糖长度,因此其抗凝血酶的作用远低于其抗FXa作用。
研究表明肝素抗FXa与抗凝血酶的活性之比约为1,而低分子肝素抗FXa与抗凝血酶的活性之比为2~4。肝素的强大的抗凝血酶的作用是导致出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由于LMWH主要表现为抗FXa作用,对抗凝血酶的作用较小,故在达到有效的抗凝作用的同时可以减少肝素所致的出血等不良反应,在临床应用上很有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低分子肝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肝素
4肝素化定义是什么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由葡萄糖胺,L-艾杜糖醛苷、N-乙酰葡萄糖胺和D-葡萄糖醛酸交替组成的黏多糖硫酸脂,平均分子量为15KD,呈强酸性。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作为一种抗凝剂,是由二种多糖交替连接而成的多聚体,在体内外都有抗凝血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心血管手术、心脏导管检查、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随着药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进展,肝素的应用不断扩大。
5肝素有什么作用
肝素药理:1、抗凝血:(1)增强抗凝血酶3与凝血酶的亲和力,加速凝血酶的失活;(2)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3)增强蛋白c的活性, ***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抗凝物质和纤溶物质。
2、抑制血小板,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并可调控血管新生。
3、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4、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多个环节,以抑制系统过度激活。
与此相关,肝素还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低分子肝素药理:因子Ⅹa活性,对凝血酶及其他凝血因子影响不大。
其抗凝血因于Ⅹa活性/抗凝血酶活系用化学或酶法使普通肝素解聚而成,平均分子量约为4~6kD。
具有选择性抗凝血性比值一般为1.5~4.0,而普通肝素为1左右,分子量越低,抗凝血因子Ⅹa活性越强,这样就使抗血栓作用与出血作用分离,保持了肝素的抗血栓作用而降低了出血的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