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垃圾焚烧炉
2月16日下午3点,医疗垃圾焚烧炉,中国船舶集团所属中船绿洲联合其他单位研制的移动式医疗垃圾处理方舱在武汉一次点火成功,处理量达300kg/h,超过设计标准,顺利开启“服役”生涯。

医疗垃圾焚烧炉(医疗垃圾焚烧炉操作)
移动式医疗垃圾处理方舱于2月15日下午抵达武汉,随车的技术服务团队丝毫未受风雪天气影响,争分夺秒投入到安装调试工作中。
技术专家现场指导操作
医疗垃圾转运人员正在投放医疗垃圾
本次发往武汉的设备还有医疗垃圾焚烧炉,经调试也已投入运行。目前,中船绿洲加急生产的第二批7台医疗垃圾焚烧炉已经完成,未来两周内将有近20台医疗垃圾焚烧炉发往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力量。
2月14日,由中船绿洲机器有限公司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共同紧急抢制的1台套“移动式医疗垃圾焚烧方舱”和中船绿洲1台套适应无害化处理改进升级的医疗垃圾焚烧炉正式发运武汉,助力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为了保证设备抵达武汉后能第一时间运转,来自中船绿洲及南京环科所的7名党员组成现场技术服务团队随车出发。
医疗垃圾焚烧炉操作
陈庆平科研团队建设的雷神山医院医疗垃圾无害化气化裂解处理车间。
红网时刻通讯员奉先焱谢柳周曼彭正华娄底报道
2月16日晚,雪后的雷神山医院十分寒冷,来自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陈庆平副教授与他的团队正在紧张地忙碌着,院区刚刚产生的高危医疗垃圾----口罩、防护服、唾弃物等,需要马上处理。每日的连轴转,已是陈庆平的工作常态。此时,距他从湖南娄底来到武汉已经整整奋战20天了。
奉献13年科研成果“疫情不退,医疗垃圾焚烧炉,我不退”
陈庆平是一名高校科研人员,一直潜心研究垃圾无害化处理。13年来,他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带领的科研团队投入2000多万元,通过大量原创性试验,申请国家专利200余项,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垃圾处理难题。为做科研,他心无旁骛,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惜变卖了自己的两套房产。2018年12月,他与团队成立湖南薪火传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户娄底经开区,自个担任董事长。
医疗垃圾焚烧炉温度
东北网2月1日讯(记者刘嘉)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被集中收治在各大定点医院,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医疗废物,这些医疗废物也是病毒的传染源,所以对其处置工作也很重要。1月31日,记者从收集、贮存、转动、处置等环节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来到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这里是我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省级定点收治医院。记者到来时,医疗废物转运车正在对医疗废物进行清运。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副院长刘玉琴介绍,截止到1月30日24时,这里共收治两例确诊病例,医疗垃圾焚烧炉,疑似病例十多例。相对来说,这些患者病情都比较平稳。按照国家和省疾控部门的要求,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处置标准,使用黄色收集袋封存医疗废物,喷洒消毒液,并与转运单位随时沟通,及时转运。刘玉琴说:“每天早晨七点半到八点半会有专车过来,定时、定点、定人转接。根据患者量产生垃圾不同,下午可能要临时再过来一次,医疗垃圾焚烧炉,集中再收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