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氧气站设计规范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氧气站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
1乙炔站选址和平面布置防火要求
乙炔站选址和平面布置的防火要求有哪些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1)乙炔站、乙炔汇流排间的布置,应根据卜列要求,经技术经济方案比较后确定:
①乙炔站严禁布置在易被水淹没的地点;
②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区和卞要交通要道处;
③气态乙炔站、乙炔汇流排间官靠近乙炔主要用户处;
④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⑤应有近期扩建的可能性。
(2)乙炔站应布置在氧气站空分设备吸风.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乙炔站与氧气站的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氧气站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3)电石库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执行。
若电石库与制气站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则其防火间距可适当缩小,但不应小于6m
(4)总容积不超过5m^3的固定容积式贮罐,或总容积不超过20m^3的湿式贮罐的外壁,与制气站房或灌瓶站房之间的间距,不宜小于5m。
(5)总安装容量或总输气量不超过10m^3/h的气态乙炔站或乙炔汇流排间,可与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其他生产厂房毗连建造,但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毗连的墙应为无门、窗、洞的防火墙;在靠近气态乙炔站或乙炔汇流排间的生产厂房外墙上的门、窗、洞边缘,与气态乙炔站或乙炔汇流排间外墙上的门、窗、洞边缘、电石渣坑边缘和室外乙炔设备外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4m.
②气态乙炔站或乙炔汇流排间与生产厂房相毗连的防火墙上,严禁穿过任何管线。
(6)独立的乙炔瓶库与其他建筑物和屋外变、配电站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6一9的规定。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氧气站设计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
消防法规有哪些">2我国建筑消防法规有哪些
按照国家法律体系及消防法规服务对象、法律义务、作用,我国消防法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消防基本法:一是消防行政法规;二是消防技术法规。
1.我国的消防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于1998年1月29日经第九届全国人民代农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9月1日施行。该法分总则、火灾预防、消防组织、灭火救援、法律责任、附则。共六章,五十四条。
2.我国的消防行政法规
消防行政法规规定了消防管理活动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方法。如《关于城市消防管理的规定》、《仓库防火安全管理规则分、《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这些行政法规,对于建立消防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协调消防管理机关与社会上各方面的关系,推动消防事业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3.我国的消防技术法
消防技术法规是用于调整人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氧气站设计规范》、《城市煤气设计规范芳等。
除了上述三类法规外,各省、市、自治区结合本地以的实际情况,还制定颁发了一些地方性的规定、规则、办法。这些规章和管理措施,都为防火监督管理提供了依据。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分子筛制氧机能装在汇流排附近吗">3分子筛制氧机能装在汇流排附近吗
医用气体系统作为生命支持系统,用于维系危重病人的生命,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并用于驱动多种医用治疗工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洁净用房或设备所需要的医用气体
01
液氧
医院液氧储罐设置、防火间距按《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0.2.9规定执行。 液氧储罐周围要求按《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3.5规定执行。医用液氧储罐与医疗卫生机构外部建筑的防火间距《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4.3.3规定进行。(注:医用氧气源均不应设置在地下空间或半地下室(半地下结构视实际情况而定义),根据建筑防火要求,单罐容积不应大于5m,总容积不宜大于20m的液氧进行设计规划,超过的需要另外重新设计新站,再进行规划。)
02
氧气汇流排
氧气汇流排与机器间的隔墙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h,与机器间之间的联络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
医用气体汇流排不应与医用压缩空气机,真空汇或医用分子筛制氧机设置在同一房间内。输送氧气含量超过23.5%的医用气体汇流排,当供气量不超过60m/h时,可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的建筑内,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建筑物的其他部分隔开。原文地址:
输氧量超过60m/h的氧气汇流排间、氧气压力调节阀组的阀门室宜布置成独立建筑物,当与用户厂房毗连时,其毗连的厂房的耐火极限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h的不燃烧体无门、窗、动的隔墙与该厂房隔开。汇流排钢瓶应考虑搬运的方便性。
03
医用分子筛制氧站
氧气站的布置,应按《GB50030-2013氧气站设计规范》3.0.1要求的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择优确定。制氧站选址按按《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10.2.8.1规定执行。
氧气站的乙类生产场所不得设置在地下空间或不通风的半地下空间。建筑物呈阶梯式的结构,有较好通风条件的半地下空间可考虑设置制氧站。制氧站内应设置相应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且与换气系统联动。房间换气次数不应少于8次/h,或平时换气次数不应少于3次/h,事故状况时不应少于1 2次/h。
制氧站宜布置为独立单层建筑物,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围护结构上的门窗应向外开启,并不得采用木质,塑钢等可燃材料制作。与其他建筑毗连时,其毗连的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h且无门、窗、洞的防火墙,站房应至少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门。
《中国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10对氧气站划分为工业建筑严重危险级。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2.9.3.1-1的规定。
灭火器的配置按《GB50140-201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6.1规定执行。灭火器的类型选择:
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极性溶剂的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灭B类火灾的抗溶性灭火器。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卤代烷灭火器。
D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
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卤代烷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
非必要场所不应配置卤代烷灭火器。
应急备用气源的医用氧气不得由分子筛制氧系统或医用液氧系统供应。只能由汇流排提供。
医用分子筛制氧机组供应源应设置应急备用电源。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应设置氧浓度及水分、一氧化碳含量实时在线检测设施,检测分析仪的最大测量误差为±0.1%。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应设置设备运行监控和氧浓度及水分、一氧化碳杂质含量监控和报警系统。医疗卫生机构不应设置将分子筛制氧机产出气体充入高压气瓶系统。医用分子筛制氧源,应设置独立的专用配电柜。并配置一用一备配电柜。氧气汇流排作为备用氧时压力应设置为0.38MPa以上。充分考虑手术间、ICU数量,保证冗余量。医用分子筛制氧机供应源应由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过滤器和调压器等组成,必要时应包括增压机组。医用分子筛制氧机机组宜由空气压缩机、空气储罐、干燥设备、分子筛吸附器、缓冲罐等组成,增压机组应由氧气压缩机、氧气储罐组成。医用分子筛制氧系统宜设置露点保证装置、压缩空气水分检测装置、氧气在线检测、远程监控系统。
空压机选型应注意所在地海拔高度,海拔较高地区建议参照下表海拔对应系数进行适当调整。手术室、ICU等生命支持区域的医用气体管道宜从医用气源处单独接出。医用氧气的排气放散管均应接至室外安全处。并防雨防鼠,排散口距地面不得低于4.5米,远离火源。氧气站的氧气放散管应引至室外安全处,放散管口距地面不得低于4.5米。
04
医用空气源
压缩空气站的位置参考分子筛制氧站,也可布置于地下室。在保证分子筛制氧机进气量的前提下,压缩空气站可与分子筛制氧共用系统。器械空气同时用于牙科时,不得与医疗空气共用空气压缩机组。牙科空气供应源宜设置为独立的系统,且不得与医疗空气供应源共用空气压缩机。原文地址:
05
真空汇
独立传染病科医疗建筑物的医用真空系统宜独立设置。牙科专用真空汇应独立设置,可布置于地下室、地面、楼顶等地方。负压吸引机房应单独设置,其排放气体应经过处理后排入大气。医疗污水排放按《GB51039-2014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6.8.1规定执行。真空罐宜配套紫外线消菌杀毒装置。
06
医用气瓶
医用气体气瓶包括: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氧化亚氮、医用混合气瓶。所有气瓶,必须检验合格,减压器需要计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所有气瓶,不得使用至压力为0,至少保证留有0.5MPA。备用气源应设置或储备24h以上用量;应急备用气源应保证声明支持区域4h以上的用气量。气瓶存放仓库要分类、分区存放,做好防火防盗防泄漏措施。操作气瓶人员应持有压力容器上岗证。
4氧气站附近哪里有泗洪
氧气站附近没有泗洪。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制氧厂为化工行业,氧气为助燃气体,《氧气站设计规范》中的氧气站的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的建筑物所以氧气站五行属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