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灌浆记录仪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灌浆记录仪的知识,包括灌浆记录仪技术导则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灌浆记录仪(灌浆记录仪技术导则)
1保证固结灌浆工程进度的施工措施
保证固结灌浆工程进度的施工措施
坝基固结灌浆规模大,工程量大,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工期紧、干扰大,固结灌浆施工时与其它工序如基岩清理、立模、浇筑等之间穿插进行等特点。要保证不影响大坝混凝土浇筑,同时保证固结灌浆质量及工程进度,本着“各方兼顾、均保质量”的原则,固结灌浆工程着重抓施工技术管理包括机械设备配套及布置,工程进度、材料计划、技术措施、工程质量、施工安全操作和劳动组织管理。并按本工程施工总进度计划安排和业主的指示和要求,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固结灌浆工程进度实现。
(1)工序协调
坚持以施工调度为中心,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及时协调各施工部位工作,减少干扰,现场管理机构及时准确把握生产动态,加快施工进度。
紧抓关键项目,兼顾其它项目,尽量缩短主要工序和关键线路施工时间。
(2)采用先进、高效的钻灌施工设备
①施工特殊要求的固结灌浆钻孔,选用重庆探矿机械厂生产的XY-2PC型回转钻机。
②固结灌浆钻孔,主要选用无锡双帆生产的YG-30A型工程钻机,便于安装和搬迁,全液压驱动式钻机。钻孔效率高,平均时效15m/h,适应斜坡坝段施工部位。
主要技术参数:钻孔直径φ50mm,钻孔深度50m,钻孔倾角0~360°,电动机功率15kW,钻机重量约550kg,外型尺寸长×宽×高(2700×1150×1400)mm。
为方便施工,备用轻性设备,选用无锡双帆生产的YQ100D型潜孔钻机,是一种质量轻、运输移动方便的凿岩设备,主要技术参数:钻孔直径φ76mm,钻孔深度30m,耗气量160~200L/S。
日本古河HCR1200-ED型液压钻机,用于河床坝段固结钻孔。
③灌浆泵,选用杭州探矿机械厂生产的SGB6-10型灌浆泵,主要技术参数,流量100L/min,压力10Mpa。
化学灌浆泵:选用杭州探矿机械厂生产的HGB-2型或中南机械厂生产的SNS-1016型。
④灌浆塞:采用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或者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方法,灌浆塞选用DYS系裂胶囊式灌浆塞,能承受6-10Mpa工作压力。灌浆塞配合使用缠绕在轮盘上的软胶管(灌浆管)下到孔内,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⑤灌浆自动记录仪,灌浆自动记录仪长科院生产的GJY-Ⅳ三参数灌浆自动记录仪。
⑥抬动观测记录,LHOZB型智能位移测控仪观测系统是中国葛洲坝集团基础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自行研制的设备,已获得国家专利,可有效地把灌浆中的抬动变形情况自动监测、记录、报警。
⑦不断优化施工方案和设备配置,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高效的作业程度。
(3)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抓住控制工期的重点坝段固结灌浆施工,开工重点坝段是23#~27#坝段,之后是斜坡段上的固结灌浆。在施工组织上,加强生产要素的配置,形成制供浆、钻孔、灌浆、抬动观测的系统作业线,加快施工进度。
(4)施工现场布置措施
①钻场布置
钻场布置主要是钻机平台的型式,在混凝土平面上施工时布置较为简单,在斜坡上固结钻灌采用无盖重灌浆时,拟搭设大面积的满堂平台和脚手架,脚手架采用φ50钢管搭设,并在岩石面上钻锚筋孔固定排架,操作平台用竹挑板或者5cm厚木板木铺设。
②现场简易集中制供浆站的布置
本工程进场施工时,要立即开展河床坝段的固结灌浆施工,因拟布置在左岸1130m高程马道集中供浆楼来不及形成制、供浆系统。为了满足固结灌浆供浆,依施工场地的实际条件,在适当位置建简易移动制浆站,制浆站由ZJ-800型高速制浆机,1m3低速搅拌机和BW250/50供浆泵组成,连续供浆能力200L/min。按灌浆强度及供浆站设备能力,配置足够的简易制浆系统,保证灌浆需浆量的要求。
③活动灌浆机房
固结灌浆在利用混凝土间隔时期施工过程中,往往要让出固结灌浆占压的部位,灌浆设备搬迁次数多,为减少搬迁次数,采用活动式集装箱灌浆房,灌浆房内按一个机组设计:灌浆机、搅拌机,水泥组成机房。它机动、灵活、设备较集中,可以安放在任何适宜的地点。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灌浆记录仪(灌浆记录仪技术导则)
2帷幕灌浆施工了解一下
帷幕灌浆(curtain grouting)是将浆液灌入岩体或土层的裂隙、孔隙,形成连续的阻水帷幕,以减小渗流量和降低渗透压力的灌浆工程。
帷幕灌浆在闸坝的岩石或砂砾石地基中采用灌浆建造防渗帷幕的工程。帷幕顶部与混凝土闸底板或坝体连接,底部深入相对不透水岩层一定深度,以阻止或减少地基中地下水的渗透;与位于其下游的排水系统共同作用,还可降低渗透水流对闸坝的扬压力。20世纪以来,帷幕灌浆一直是水工建筑物地基防渗处理的主要手段,对保证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帷幕分类
按防渗帷幕的灌浆孔排数分为两排孔帷幕和多排孔帷幕。地质条件复杂且水头较高时,多采用3排以上的多排孔帷幕。按灌浆孔底部是否深入相对不透水岩层划分:深入的称封闭式帷幕;不深入的称悬挂式帷幕。
帷幕灌浆工作内容主要有:
①查清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情况;
②进行现场灌浆试验,以确定灌浆方法、压力、孔距、排距、材料、质量标准与检查方法,并论证灌浆效果;
③确定帷幕轴线位置、帷幕深度、厚度(排数)及平面上的长度;
④为以后对帷幕的检查或补强加固创造条件。帷幕灌浆使用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特殊情况时使用高分子化学溶液,对砂砾石地基多用水泥粘土浆液。
施工要点
混凝土坝岩基帷幕灌浆都在两岸坝肩平洞和坝体内廊道中进行。土石坝岩基帷幕灌浆,有的先在岩基顶面进行,然后填筑坝体;有的在坝体内或坝基内的廊道中进行,其优点是与坝体填筑互不干扰,竣工后可监测帷幕运行情况,并可对帷幕补灌。帷幕灌浆的钻孔灌浆按设计排定的顺序,逐渐加密。两排孔或多排孔帷幕,大都先钻灌下游排,再钻灌上游排,最后钻灌中间排。同一排孔多按 3个次序钻灌。灌浆方法均采用全孔分段灌浆法。
灌浆压力是指装在孔口处压力表指示的压力值。岩石帷幕灌浆压力,表层不宜小于1~1.5倍水头,底部宜为2~3倍水头。砂砾石层帷幕灌浆压力尽可能大些,以不引起地面抬动或虽有抬动但不超过允许值为限。一般情况,灌浆孔下部比上部的压力大,后序孔比前序孔压力大,中排孔比边排孔压力大,以保证幕体灌注密实。灌浆开始后,一般采用一次升压法,即将压力尽快升到设计压力值。当地基透水性较大,灌入浆量很多时,为限制浆液扩散范围,可采用由低到高的分级升压法。在幕体中钻设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是检查帷幕灌浆质量的主要手段,质量不合格的孔段要进行补灌,直至达到设计的防渗标准。
施工步骤
1.钻孔与测斜:采用小口径地质回转钻机,金钢石钻头钻孔,开孔前用“两点法”地锚固定,用角度尺和地质罗盘校正钻机立轴。第1段灌浆结束后进行孔口管埋设,埋入基岩深度2 m,孔口管采用φ73 mm的无缝钢管。钻孔测斜选用KXP-Ⅰ型测斜仪,一般每10 m测1次。
2.钻孔冲洗与简易压水:采用高压水脉动冲洗,冲洗时间不少于30 min,回清水10 min。灌浆前均进行简易压水试验,压水压力1.0 MPa。
3.制浆与检测:采用集中制浆,分部位供浆,浆液经湿磨机串联磨制后送入搅拌桶,外加剂为UNF-5型高效减水剂,掺量7%。浆液浓度采用标准漏斗粘度计检测,要求漏斗粘度小于30 s;细度主要采用沉降法,用激光粒度仪校核,要求每10 t水泥检测1次。
4.自动记录:灌浆记录全部采用自动记录仪。
5.灌浆压力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抬动破坏,建立了注入率与最大灌浆压力的关系。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3灌浆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应用
灌浆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应用是什么?有哪些技术特点?请看中达咨询编辑的文章。
在对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灌浆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工程是否安全可靠。但灌浆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工艺,没有统一的工艺标准。同时在理论上,对灌浆的定义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和水平,而且能够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渗漏或渗水现象。由此可见,基础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的应用上有着广阔的市场,加强对灌浆技术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灌浆工程的技术特点
灌浆的实质就是填充地基中、结构物混凝土中存在的裂缝,并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和承载强度。其施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a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受工程目的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其具体的施工方法也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几乎不存在施工方法、施工参数完全相同的灌浆施工技术。因此在对地基处理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工程地质状况,为选择合理的施工参数提供依据[1]。
b灌浆工程要求其勘探试验图。岩基中的帷幕灌浆先于施工作业进行,施工工序环环相扣,前一道的施工往往是制定后一施工工序的依据,由此灌浆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施工工序进行,不能随意变更。
c灌浆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其竣工验收工作是在工程完工后通过灌浆资料分析和检查资料对灌浆质量进行评价的,但灌浆工程自身的缺陷则是在工程使用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的,并且往往难以补救。因此必须加强灌浆工程全过程的施工管理和监理工作,提高施工质量,为确保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奠定基础。
2灌浆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工程概况
后坂村位于马甲镇东北方向,紧邻玉叶、加锥两山,南接就南村的五柱村民组,中间有一条大溪水流经。后坂水库正常蓄水位400m,相应库容4312亿m3,校核洪水位404m,总库容458亿m3。水库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其他。坝体两岸呈不对称开阔V形,坝址区位于半峡复式大背斜西翼的次级褶皱三友坪平缓向斜的东翼。岩层走向320°~340°,倾SW,倾角10°~18°,与河流斜交。坝址区主要的构造形迹为断层、裂隙、剪切带等。
2.2基础灌浆
a处理目的。为提高趾板区浅层岩体的防渗性能,施工中除采取加强坝基帷幕灌浆措施外,亦要求对大坝趾板及其后防渗板基岩进行全面固结灌浆处理,以提高坝基浅层岩体的抗渗性能,因此很大程度上讲,大坝基础固结灌浆的目的也是防渗,即:提高趾板建基面岩体的完整性;通过增加上部浅层岩体的防渗厚度,提高浅层岩体防渗能力[2]。
b固结灌浆布置及主要设计参数。趾板固结灌浆孔一般为5排,其中3排为常规固结灌浆孔,2排为固结灌浆兼辅助帷幕孔,分别布置在帷幕上下游。固结灌浆采用梅花形布孔,一般排距15m,孔距2m;常规固结灌浆孔深7m,固结灌浆兼辅助帷幕孔深17m。防渗板固结灌浆孔间、排距25m×25m,梅花形布置,孔深一般5m。
c主要施工技术要求。首先是施工顺序。固结灌浆在趾板、防渗板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总体上采取由低处向高处推进的方式进行,各单元固结灌浆采用先灌注上下游边排孔形成封闭条件,然后再灌注中间排和固结灌浆兼辅助帷幕孔,其中每排固结灌浆孔又按分序加密的原则分两序进行[3]。其次是钻孔。现场固结灌浆钻孔主要采用XY—2型地质钻机钻进,钻孔孔径56mm。采用固结灌浆,“自上而下分段阻塞、孔内循环灌浆法”施工,灌浆过程采用J31—B型多路灌浆自动记录仪记录、控制,接触段灌浆阻塞位置分别为:趾板接触段灌浆一般阻塞在基岩面以上混凝土内02m左右;防渗板接触段灌浆一般自基岩面开始阻塞在岩体内。由于大坝趾板、防渗板厚度均较薄,其中趾板厚仅06~12m,防渗板厚03~05m,加之坝基岩层产状平缓,岩溶洞穴及层间剪切带、断层及卸荷裂隙等地质构造较发育,岩体抗抬动能力差。
因此,防渗板Ⅰ、Ⅱ序孔灌浆压力分别采用01MPa和02MPa。大坝趾板由于采取了全面锚杆加固措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趾板及其下部岩体抗抬动能力,因此灌浆压力一般采用03~06MPa,深部最大灌浆压力达10MPa。固结灌浆一般采用325级普通纯水泥浆液灌注,浆液水灰比(重量比)采用3∶1、1∶1、08∶1、05∶1等4个等级,开灌水灰比一般采用3∶1。d固结灌浆效果分析。从大坝趾板、防渗板固结灌浆成果统计看,各部位灌浆吸浆量总体上较大,但随孔序增加,灌浆单耗递减迅速,说明坝基浅层岩体可灌性较好,同时固结灌浆已对浅层岩体起到了较好的充填、固结作用,灌浆效果良好。
同时大坝趾板及其后防渗板灌后压水检查成果表明:各部位灌后压水基岩透水率均小于3Lu,达到了设计要求的趾板透水率q≤3Lu、防渗板透水率q≤5Lu检查合格标准。灌前、灌后物探测试成果对比分析表明:灌后基岩平均波速较灌前有所提高,由于灌前基岩平均波速已较高,因此灌后平均波速提高的幅度不大,但均达到了“灌后平均波速一般不小于3000m/s,95%的测点波速不小于3000m/s”的设计检查合格标准[4]。
2.3帷幕灌浆
a基本思路。后坂水库建于岩溶化程度较高、地质条件复杂的石灰岩地区,坝基及两岸山体的岩溶防渗问题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之一,各设计阶段均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在充分吸取清江流域岩溶化地层上新建的隔河岩、高坝洲、大龙潭等水电工程岩溶防渗处理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坝基及两岸山体岩溶发育特点和规律,确定工程防渗设计的基本思路为:在帷幕灌浆实施前,对帷幕轴线附近发育的岩溶洞穴进行清理后回填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处理,使帷幕轴线附近岩溶化岩体基本达到“变岩溶化岩体为裂隙性岩体”要求后,再通过帷幕灌浆使之达到设计防渗要求。
b防渗帷幕设计方案。通过采取灌浆或混凝土回填等措施封堵岩溶洞穴、断层、宽大裂隙、层间剪切带、岩层层面以及其他长大构造面等可能的渗漏通道,控制坝基及两岸山体渗流,减少渗漏量。同时提高软弱夹层、岩溶洞穴软弱充填物抗渗透破坏能力。虽然后坂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化程度高,但坝基深部有防渗性能可靠的泥盆系写经寺组和志留系纱帽组砂页岩相对隔水岩层出露,且顺岩层走向,左岸在穿过邹家沟后,相对隔水岩层出露高程达坝顶高程4090m以上,右岸受F2断层切割影响,相对隔水岩层出露高程出右坝肩后迅速上升到坝顶高程4090m以上,工程防渗具备实现全封闭式防渗条件。因此,预计可研阶段防渗设计方案采用“坝基和两岸山体均以泥盆系写经寺组砂页岩为依托的全封闭式防渗方案”,防渗面积60m×104m,帷幕工程量56m×104m。
c主要施工技术要求。帷幕灌浆按先下游排、再上游排、后中间排的顺序进行,每排帷幕孔按分序加密的原则施工。帷幕灌浆钻孔一般采用XY—2型地质钻机钻进,先导孔孔口段孔径为91mm,以下各段为76mm;常规帷幕灌浆孔孔口段孔径为76mm,以下各段为56mm;物探测试孔、质量检查孔孔径为76mm。帷幕灌浆孔控制标准见下表。d压水试验。常规帷幕灌浆孔压水试验采用简易压水法,先导孔、检查孔压水试验采用单点法。
灌前压水试验压力一般采用80%相应灌浆段起始灌浆压力,但超过10MPa时按10MPa控制;灌后压水试验压力采用80%周边帷幕灌浆孔相应段次最大灌浆压力,但超过20MPa时按20MPa控制。灌后压水试验、物探测试、孔内摄像及室内试验证明:采用高压灌浆可使基岩整体性得到较大提高,幕体渗透性满足设计要求,平均透水率不超过3Lu,防渗帷幕稳定可靠。
3结语
做好水利工程基础处理工作,对于确保工程安全至关重要。灌浆作为其中的一项最常用的技术措施,仍然需要结合实践经验不断进行创新。由于水利工程基础地质条件多变,灌浆的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不能完全套用类似工程的灌浆技术,需要工程技术人员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领域也应当注重灌浆工作的多变性和灵活性,不断积累经验,开发和应用新技术,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以上灌浆施工技术对水利工程的应用是中达咨询整理的内容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4某水库多种灌浆方法的应用
某水库多种灌浆方法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方法很多但关键是应用,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才能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中达咨询就某水库多种灌浆方法的应用和大家说明一下。
1 工程概况
某水电站工程规模属大(2)型,工程等级为Ⅱ等,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发电引水系统及电站厂房等主要建筑物组成。
工程灌浆主要包括拦河坝坝基工程的帷幕灌浆,发电站厂房钢衬接触灌浆,以及引水隧洞工程的回填、固结灌浆等。帷幕灌浆、固结灌浆、回填灌浆及钢衬接触灌浆施工顺序为:先进行回填灌浆,再进行固结灌浆,后进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在现场生产性试验完成后进行。灌浆遵循分序施工、逐序加密的原则,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分成区段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按排序、孔序施工。引水隧洞固结灌浆按环间分序、环内加密的原则进行,环间分两个次序。帷幕灌浆先下游排,后上游排,同一排上分Ⅰ、Ⅱ、Ⅲ三个次序,逐序进行灌浆,在Ⅰ序孔中先进行先导孔施工。
2 施工程序
灌浆段的施工工艺流程为:钻孔→冲洗→简易压水→灌浆→循环进行下一段钻灌→终孔段灌毕后采用“置换和压力灌浆法”封孔。
3 施工方法
3.1 钻孔
3.1.1 引水隧洞回填、固结灌浆孔 固结灌浆采用YGZ-80型圆盘钻机钻孔,孔径Ф55 mm,按设计深度终孔;回填灌浆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孔径Ф45 mm,孔深深入岩石0.10 m。
3.1.2 钢衬接触灌浆孔 采用分区段封闭预埋灌浆管法,每孔以控制灌浆面积5 m2为宜。预埋管内径50 mm,灌浆前用手风钻钻孔。必要时也可采用JICZ-16型磁座电钻钻孔,孔径12 mm,孔位根据现场锤击检查确定。
3.1.3 基岩固结灌浆孔 采用XY-2PC地质钻机钻进或将其改装成风钻,孔径56 mm,按设计深度终孔。
3.1.4 覆盖层固结孔 采用XY-2型地质钻机偏心钻具跟管法钻进,套管直径127 mm。
3.1.5 帷幕灌浆孔 灌浆孔按上下游两排布置。灌浆孔的布置要根据现场生产性试验,确定孔距、排距的合理性,以及灌浆材料、浆液配合比和灌浆压力、灌浆方法、工艺等。帷幕灌浆孔采用金刚石钻具清水钻进,开孔孔径不小于φ76 mm,终孔孔径不小于φ56 mm。孔深按设计深度终孔。钻孔设备选用XY-2型和XY-2PC型地质钻机。
3.1.6 抬动观测孔 采用XY-2 PC钻机金刚石清水钻进,孔径91 mm,深度30 m。
3.1.7 检查孔 采用的钻孔机具与灌浆孔相同,帷幕检查孔孔径不小于Ф76 mm,回填、固结检查孔与灌浆孔相同。静弹模测试孔为Ф76 mm。
3.2 制浆
为保证工程质量与高效施工,制浆采用集中制输的方式,制浆站分别布置于左、右岸坝肩,采用ZJ-400型高速搅拌机(n=1 450 r/min)制浆,低速搅拌机储浆,BW-200/40泵输浆,采用0.5∶1的水泥浆,并在浆液中掺加1 %~2 %(水泥重量)膨润土,用于改善浆液性能,提高可灌性,也可防止浆液离析,减少堵管事故的发生。用Ф50 mm浆管送至中转站(1 m3储浆桶),再用输浆泵输送到各灌浆机组的拌和机内,调试成所需要的配合比进行灌注。
3.3 灌浆施工
3.3.1 灌浆设备 灌浆泵:为SGB6-10三缸柱塞泵,还能灌注水泥砂浆,有利于大渗漏带的封堵。灌浆记录仪:湖南力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GY-IV型灌浆压水自动记录仪,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好,数据采集精度能符合施工要求。液压灌浆塞:规格有Φ56 mm、Φ66 mm、Φ76 mm和Φ91 mm四种,可用于灌浆和检查孔压水试验,最大压力大于5 MPa。
3.3.2 钻孔冲洗和压水试验 回填灌浆孔:不冲洗、不作压水,钻孔后用风吹出钻渣即可。钢衬接触灌浆孔:灌浆前使用洁净的压缩空气检查缝隙串通情况,吹除孔隙内的污物和积水,其风压小于灌浆压力。固结灌浆孔:固结灌浆孔需进行孔壁冲洗和裂隙冲洗,孔壁冲洗当回水澄清后即可结束,裂隙冲洗选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直至回水澄清为止或不大于20 min,冲洗水压力为灌段灌浆压力的80 %,并不大于1 Mpa。地质条件复杂以及设计对裂隙冲洗有特殊要求时,冲洗方法需通过现场试验或由设计确定。灌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孔作压水试验,压水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 %,压水试验孔数占总孔数的5 %,试验采用单点法。帷幕灌浆孔:每个灌浆段钻孔完毕后进行钻孔冲洗,使孔内沉淀厚度不得超过0.2 m。灌浆前采用压力水进行裂缝冲洗,直至回水干净为止。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 %,并不大于1 MPa。灌前简易压水可结合裂隙冲洗进行,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 %,并不大于1 MPa,压水20 min,每5 分钟测读一次压水流量,取最后的流量值作为计算流量,其成果以透水率表示。先导孔和检查孔采用单点法或五点法进行压水试验。
3.3.3 灌浆方法
3.3.3.1 回填灌浆 在衬砌砼达到70 %设计强度后进行,分区段进行施工,每个区段长为3个砼衬砌段。采用填压式灌注,由低处向高处推进,灌注0.6(或0.5)∶1的水泥浆,当灌注量较大时,灌注水泥砂浆,砂的掺入量不超过水泥量的200 %。灌浆压力采用设计压力。在设计压力下停止吸浆,延续灌注10 min,回填灌浆即可结束。
3.3.3.2 钢衬接触灌浆 在混凝土浇筑60 d后进行,灌浆前,用压力风检查缝串通情况,吹出空隙内的污物和积水,其风压小于灌浆压力。灌浆压力以控制钢衬变形不超过设计规定值为准,一般不宜大于1 MPa。灌浆自低处孔开始,并在灌浆过程中敲击振动钢衬,待高处孔分别排出浓浆后,依次将其孔口阀门关闭,同时记录各孔排出的浆量和浓度。灌浆结束条件:在规定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 min即可结束。
3.3.3.3 固结灌浆 一般在有盖重下进行,段长6 m时应进行分段灌浆,采用小灌浆塞灌注。一般一泵灌一孔,当钻孔串浆时,则采用群孔并联灌注,并联孔数不宜多于3个。灌浆压力应按设计图纸或结合现场生产性试验确定。灌浆结束标准:在该灌浆孔(段)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 L/min后,继续灌注30 min,灌浆即可结束。封孔采用“全孔灌浆法”封孔。
3.3.3.4 帷幕灌浆 采用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孔内循环式灌注,射浆管距灌浆段底不得大于50 cm。灌浆压力值进行现场生产性试验时,根据岩石特性和灌注情况进行调整。灌注浆液浓度由稀到浓逐级变换原则,灌注时注意控制灌浆升压速度,升压速度与注入率协调,不得超过规定的数值,以减少岩石抬动破坏建筑物,严密监视抬动装置千分表的读数,当抬动值≥200 um时,及时采取降压措施或停止灌浆。自上而下分段灌浆在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率不大于1 L/min后,继续灌注60 min,灌浆即可结束。灌浆孔采用“分段灌浆封孔法”或“全孔灌浆封孔法”进行封孔。
4 结语
灌浆参数及工艺等均应参照现场生产性试验成果进行改进、完善,使之合理、先进;隧洞进行回填灌浆及固结灌浆后,渗流量明显减小,达到预期的效果;钢衬接触灌浆提高了混凝土与钢管之间的密实度;坝基帷幕灌浆后,测压管水位明显降低。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