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分离器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旋流分离器,气固的接触为流态化过程,完成反应或者催化剂再生后,气体将携带大量的固体颗粒,为了将二者分离,需要进行气固分离。这就有了旋风分离器的应用。旋风分离器与其他装置的设备很不一样。在这篇文章中梳理旋风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与实际应用。

旋流分离器(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沉降分离
旋风分离器属于沉降分离设备的一种。沉降分离的基础是悬浮系中的颗粒在外力作用下的沉降运动,这种运动以两相的密度差作为前提。悬浮颗粒的直径越大,旋流分离器,两相的密度就越大,沉降分离方法的效果就越好。根据作用于颗粒外力的不同,沉降分离设备分为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两大类。降尘室、增稠器和分级器就是三类典型的重力沉降设备。旋风分离器、气力旋流分级、转鼓式离心机、蝶式分离机和管式高速离心机就是典型的离心沉降设备。
旋流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旋流分离器(swirlseparator)是带有锥底的圆柱状分离器,废⽔从分离器切线⽅向进⼊⽽形成旋转⽔流,其中⼤颗粒污染物在旋转的离⼼⼒和重⼒作⽤下,向边缘直⾄从底部排出。
1、基本组成
⼀般⽽⾔,旋流分离器呈漏⽃状,上半部为圆柱,下半部为圆锥,并由进⽔⼝、出⽔⼝以及底排⼝组成。其中进⽔⼝通常处于圆柱上的1/3位置,以切线⽅向进⼊圆柱体内,⽽⽔⼒停留时间需设计在30秒以上。
2、影响处理效率因素
影响旋流分离器去除效率的因素有:流量(Q)、进⽔⼝直径(Di)和位置(Hi/Ht)、出⽔⼝直径(Do)、圆柱体直径(Dt)和⾼度(Ht)、圆锥体⾼度(Hc)、出⽔⼝样式等。
2.1流量(Q)
研究表明随⽔流量增加,旋流分离器处理效率呈下降趋势,同时表明增加⽔流量⽽提⾼旋转离⼼⼒对处理效率⽆明显作⽤,旋流分离器,反映离⼼⼒不是旋流分离器去除固体污染物主要因素。
旋流分离器分离原理
据资料显示,此前明电舍、PUB就与Wett博士合作过,研究侧流厌氧氨氧化工艺在新加坡的适用性,在此前的合作中,明电舍和PUB已经见识到水力旋流器筛选不同尺寸颗粒的高效性,所以萌生了将它应用到MBR系统的想法:他们决定对新加坡的一个处理生活污水的MBR系统进行了调查,通过旋流分离器从回流污泥中截留高密度颗粒回MBR系统中。较轻的颗粒作为剩余污泥从水力旋流器的溢流排出。研究目的是评估水力旋流器对MBR性能的影响。
实验方法和材料
下图就是他们搭建的实验系统:处理能力为1000m³/天的MBR系统,外置的水力旋流器对部分回流污泥进行处理,其中混合液的高密度颗粒会作为回流污泥返回至缺氧/好氧池。轻质的部分作为剩余污泥外溢。旋流分离器进水速度为1.8m³/小时,旋流分离器,水力旋流器的底流和溢流速率则分别为0.3和1.5m³/小时。关键参数及其范围见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