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电阻率的单位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电阻率的单位
1在普通电阻率测井中用什么作为电阻率的单位
在普通电阻率测井中用Ω?m作为电阻率的单位。电阻率(英语:Resistivity),又称电阻系数、导电率(非电导率),是一个反应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常用单位为“欧姆·厘米”。

电阻率的单位
2电阻的单位是什么
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
电阻的单位有:欧姆Ω、千欧KΩ、
兆欧MΩ等。
3电阻率是什么意思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在上式中
*ρ为电阻率,单位为欧姆·厘米
*R为电阻值,单位为欧姆
*s为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
*L为导线的长度,单位为厘米
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还有:欧姆·平方毫米/米。
电阻率的特性
电阻率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它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受温度影响,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都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0(1+at),式中t是摄氏温度,ρ是0℃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利用这一性质可制成电阻温度计,有些合金电阻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常用来作标准电阻。
自然界中导电性最佳的是银,其他不易导电的物质如玻璃、橡胶等,电阻率较高,一般称为绝缘体。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则称半导体。
有些金属(如Nb和Pb)或它们的化合物,当温度降到几K或十几K(绝对温度)时,ρ突然减少到接近零,出现超导现象,超导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4什么是电阻率
电阻率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物质所制成的原件(常温下20°C)的电阻与横截面积的乘积与长度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电阻率。
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无关,是导体材料本身的电学性质,由导体的材料决定,且与温度、压力、磁场等外界因素有关。电阻率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Ω·m,读作欧姆米,简称欧米。常用单位为“欧姆·厘米”。
扩展资料:
影响电阻率的外界因素:
电阻率不仅与材料种类有关,而且还与温度、压力和磁场等外界因素有关。
金属材料在温度不高时,ρ与温度t(℃)的关系是ρt=ρ0(1+at),式中ρt与ρ0分别是t℃和0℃时的电阻率;
α是电阻率的温度系数,与材料有关。锰铜的α约为1×10-1/℃(其数值极小),用其制成的电阻器的电阻值在常温范围下随温度变化极小,适合于作标准电阻。
已知材料的ρ值随温度而变化的规律后,可制成电阻式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半导体材料的α一般是负值且有较大的量值。
制成的电阻式温度计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有些金属(如Nb和Pb)或它们的化合物,当温度降到几K或十几K(绝对温度)时,ρ突然减少到接近零,出现超导现象,超导材料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利用材料的ρ随磁场或所受应力而改变的性质,可制成磁敏电阻或电阻应变片,分别被用来测量磁场或物体所受到的机械应力,在工程上获得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阻率
5电阻单位有哪些
问题一:电阻的单位都有哪些? 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的单
位有:兆欧(MΩ)、千欧(KΩ)。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问题二:电阻率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电阻率的单位是欧姆米(Ωm或ohmm),常用单位是欧姆毫米和欧姆米。
问题三:电阻的参数有哪些?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阻值(简称阻值)、额定功率和允许偏差: (一) 标称阻值 标称阻值通常是指电阻器上标注的电阻值。电阻值的基本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用Ω表示。在实际应用中,还常用千欧(kΩ)和兆欧(MΩ)来表示。 兆欧(MΩ)、千欧(kΩ)与欧姆(Ω)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MΩ=1000kΩ 1kΩ=1000Ω (二) 额定功率 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在交流或直流电路中,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定大气压下和产品标准所规定的温度下)长期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即最高电压和最大电流和乘积)。 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值也有标称值,一般分为1/8W、1/4W、1/2W、1W、2W、3W、4W、5W、10W等,其中1/8W和1/4W的电阻器较为常用。 (三) 允许偏差 一只电阻器的实际阻值不可能与标称阻值绝对相等,两者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我们将该偏差允许范围称为电阻器的允许偏差。 允许偏差小的电阻器,其阻值精度就越高,稳定性也好,但其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价格也贵。 通常,普通电阻器的允许偏差为±5%、±10%、±20%,而高精度电阻器的允许偏差则为±1%、±0.5%。
6电阻率公式单位是什么
问题一:电阻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电阻率的计算公式为:ρ=(Rs)/L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
S为横截面积――常用单位O
R为电阻值――常用单位Ω
L为导线的长度――常用单位m
电阻率的另一计算公式为:E/J
ρ为电阻率――常用单位Ωmm2/m
E为电场强度――常用单位N/C
J为电流密度――常用单位A/O
(E,J 可以为矢量)[1]
问题二:伏安法测电阻率,电阻率公式各个数值单位是什么比如mm要化成m吗 电阻定律数学表达式
R=ρL/S
ρ=RS/L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阻R单位 Ω 横截面积S单位 m^2 长度L单位 m 电阻率ρ单位 Ω.m
其中要把 mm化成m
问题三:在那下载半条命 11111111111111
问题四:电阻率的计算公式? 电阻率是导体的所固有的性质,类似物体的密度,此种性质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象物体的热胀冷缩。电阻率(resistivity)是用来表示各种物质电阻特性的物理量。某种材料制成的长1米、横截面积是1平方毫米的在常温下(20℃时)导线的电阻,叫做这种材料的电阻率。 在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有公式R=ρl/s 其中的ρ就是电阻率,l为材料的长度, s为面积。可以看出,材料的电阻大小正比于材料的长度,而反比于其面积。由上式可知电阻率的定义:ρ=Rs/l1.电阻率ρ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还和导体的温度有关。在温度变化不大的范围内,:几乎所有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作线性变化,即ρ=ρo(1+at)。式中t是摄氏温度,ρo是O℃时的电阻率,a是电阻率温度系数。 2.由于电阻率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所以对于某些电器的电阻,必须说明它们所处的物理状态。如一个220 V -1OO W电灯灯丝的电阻,通电时是484欧姆,未通电时只有40欧姆左右。 3.电阻率和电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阻率是反映物质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电阻是反映物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属性。常用金属导体在20℃时的电阻率 材料电阻率(Ω m) (1)银 1.65 × 10-8 (2)铜 1.75 × 10-8 (3)铝 2.83 × 10-8 (4)钨 5.48 × 10-8 (5)铁 9.78 × 10-8 (6)铂 2.22 × 10-7 (7)锰铜 4.4 × 10-7 (8)汞 9.6 × 10-7 (9)康铜 5.0 × 10-7 (10)镍铬合金 1.0 × 10-6 (11)铁铬铝合金1.4 × 10-6 (12) 铝镍铁合金1.6 × 10-6 (13)石墨(8~13)×10-6
问题五:电阻率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电阻R=ρLS
其中ρ为电阻率
L为电阻(一般为导线)的长度
S为截面积
测出电阻,再根据公式,求出电阻率,这个电阻率与电阻的材料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