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丙转氨酶(
ALT/GPT
)测试盒的注意点

谷丙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偏高说明什么原因)
(
微板法)
一、测定原理:
谷丙转氨酶(
ALT
)在
37
℃及
PH7.4
条件下,作用于丙
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组成的底物,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反应
30min
后(固定时间)加入
2,4-
二-硝-基-苯肼(
DNPH
)盐酸溶
液,既中止反应,同时
DNPH
与酮酸中羰基加成,生成丙酮
酸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呈红棕色,于
505nm
比读吸光度
并计算酶活力。
二、试剂的组成与配制:
(96T)
试剂一
:
谷丙转氨酶基质液
,5mL×1
瓶,
4
℃冰箱保存
6
个月;
试剂二
:
2,4—
二-硝-基-苯肼液
,5mL×1
瓶,
4
℃冰箱保存
6
个月;
试剂三
:
4mol/L
氢氧化钠液
,5mL×1
瓶,室温密封保存
6
个月;
0.4mol/L
氢氧化钠液
的配制
,
临用时按
4mol/L
氢氧化钠液
:
双
蒸水
=1
∶
9
的比例稀释,需多少配多少,室温密封保存。
试剂四
:
2
m
mol/mL
丙酮酸钠标准液
×1
支,
4
℃冰箱保存
6
个月;
试剂五
:
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
×1
支,
4
℃冰箱保存
6
个月。
三、操作过程:
1
、样本前处理
:
①、血清(浆)及其它液体样本待测:
直接测定。
②、动物组织样本:
准确称取组织重量,按重量(
g
):体积
(mL)=1:9
的比例,加入
9
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冰水浴条件
下机械匀浆,
2500
转
/
分,离心
10
分钟,取上清液待测。
③、培养细胞样本前处理:
将收集好的细胞用等渗缓冲液(推
荐
0.1mol/LpH7
~
7.4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清洗
1
~
2
次;
1000
转
/
分
,
离心
10
分钟
,
弃上清
,
留细胞沉淀,加入匀
浆介质(推荐加入
0.1mol/LpH7
~
7.4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
理盐水),冰水浴条件下超声破碎或手动匀浆,制备好的
匀浆液不离心,待测。
2
、操作表
:
1
、
比色法中常用的有赖氏(
Reitman-Frankel
)法及金氏(
King
)
法。赖氏法标准曲线所定单位数,是用实验方法和卡门氏分
光
光度法(速率法)作对比测定求得的。以卡门氏单位报
告结果,比较准确。
卡门氏单位定义
:
1mL
液体,反应液总容量
3mL
,波长
340nm
,
1cm
光径,
25
℃,
1min
内所生成的丙酮酸,使
NADH
氧化
成
NAD
+
而引起吸光度每下降
0.001
为一个单位(
1
卡门氏
单位
=0.482U/L
,
25
℃)。
2
、
一般血清标本内源性酮酸很少,血清对照孔吸光度值接近试
剂空白孔(以双蒸水代替血清,其他和对照孔同样操作)。
所以,成批标本测定时,一般不需要每一标本都作本身血清
对照孔,以试剂空白孔代替即可,但对脂血、黄疸或溶血血
清,每份标本应作对照孔。
3
、
酶活力超过
150
卡门氏单位时,用生理盐水稀释血清后重测。
4
、
应将一般血清的对照孔(或称标本空白孔)的吸光度作为日
常质控的指标之一;如相差大,可考虑
α-
酮戊二酸浓度、
DNPH
浓度及仪器等原因引起。
5
、
血清中
ALT
在室温(
25
℃)可保存
2
天,在
0
~
4
℃可保存一
周,在
-25
℃可保存
1
个月。
附录
Ⅰ:
ALT
标准曲线
1
、操作表
:
附录
Ⅱ:组织中
ALT
测定
1
、样本前处理:
准确称取组织重量
,
按重量
(g):
体积
(mL)=1:9
的比例
,
加入
9
倍体
积的生理盐水
,
冰水浴条件下机械匀浆
,
制成
10%
的组织匀浆
,2500
转
/
分
,
离心
10
分钟
,
取上清液
,
再用生理盐水稀释到适宜浓度
(
通过标
准曲线后计算得匀浆液卡门氏单位值小于
150)
待测。
(
取部分上清
液测蛋白浓度
,
蛋白定量试剂盒本所有售
)
2
、操作表:
组织中
活力
=
通过标准曲线得
¸
待测匀浆液蛋白
匀浆液
ALT活力浓度
附录
Ⅲ:血清(浆)中
ALT
测定
1
、前处理:
血清
(
浆
)
直接取样进行测定。(若酶活力超过
150
卡门氏单位
时,需用生理盐水稀释血清后重新测定)
2
、操作表:
谷丙转氨酶(
ALT/GPT
)测试盒的注意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