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高氏一号培养基的一些知识点,和m199培养基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主要内容一览

高氏一号培养基(m199培养基)
1实验室常用的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是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有营养肉汤和营养琼脂培养基;常用的放线菌培养基为高氏1号培养基;常用的酵母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常用的霉菌培养基有马铃薯蔗糖培养基、豆芽汁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和察氏培养基等.

高氏一号培养基(m199培养基)
2培养基的种类有哪些
培养基的种类: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半组合培养基。
1、天然培养基:天然培养基是指一类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例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和LB培养基等。
2、组合培养基: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而配制的培养基。例如。高氏1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等。
3、半组合培养基: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例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培养基简介: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水、氮源、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碳源、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抗菌素、色素、激素和血清等)等。
培养基由于配制的原料不同,使用要求不同,而贮存保管方面也稍有不同。一般培养基在受热、吸潮后,易被细菌污染或分解变质,因此一般培养基必须防潮、避光、阴凉处保存。对一些需严格灭菌的培养基(如组织培养基),较长时间的贮存,必须放在3-6℃的冰箱内。由于液体培养基不易长期保管,均改制成粉末。
3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为
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是培养放线菌的培养基。这种培养基是采用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纯试剂配制而成的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氮源为KNO3 、NaCl
4高氏一号培养基属于基础培养基吗
不属于。根据道客巴巴查询得知高氏一号培养基不属于基础培养基,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
5合成培养基名词解释
合成培养基名词解释如下:
合成培养基,亦称综合培养基。是指根据目标培养物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精确设计并由已知成分的纯化学药品人工配制而成的,可精确掌握各成分性质和数量的一类培养基。一般用于研究微生物的形态、营养代谢、分类鉴定、菌种选育、遗传分析等。常用的合成培养基有培养细菌的葡萄糖铵盐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的高氏1号培养基,培养真菌的查氏培养基等。
简介:
合成培养基(syntheticmedium),又称为组合培养基,是通过顺序加入准确称量的高纯度化学试剂与蒸馏水配制而成的,其所含的成分(包括微量元素在内)以及他们的量都是确切可知的。合成培养基一般用于实验室中进行的营养、代谢、遗传、鉴定和生物测定等定量要求较高的研究。
分类:
高氏1号。
常用于培养、分离放线菌。
成分:可溶性淀粉20g、KNO31g、NaCl0.5g、K2HPO4·3H2O0.5g,MgSO4·7H2O0.5g,FeSO4·7H2O0.01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7.2~7.4。
制法:配制时,先用少量冷水将淀粉调成糊状,倒人煮沸的水中,电磁炉加热,边搅边加人其他成分,溶化后,补足水分至1000mL,分装三角瓶后,0.1MPa灭菌15~20min。
察氏培养基。
硝酸钠3g,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MgSO4·7H2O)0.5g,氯化钾0.5g,硫酸亚铁0.01g,蔗糖30g,琼脂15~20g,蒸馏水1000mL,pH自然或7.0~7.2。
加热溶解,分装后,0.1MPa,121℃灭菌15~20min。
注:察氏培养基又称蔗糖硝酸钠培养基,蔗糖可用葡萄糖而成葡萄糖硝酸盐培养基。
6高中生物培养基分哪几种分别作用是啥
1、天然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是指一类利用动物、植物或微生物体包括其提取物制成的培养基。例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和LB培养基等。
常用的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包括豆芽汁、玉米粉、土壤浸液、麸皮、牛奶、血清、椰子汁等。天然培养基成本较低,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也适于用来进行工业上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2、组合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是根据天然培养基的成分,用化学物质模拟合成、人工设计而配制的培养基。例如。高氏1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等。
合成培养基有一定的配方,配制合成培养基时重复性强,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成本较高,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适于在实验室用来进行有关微生物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3、半组合培养基
指一类主要以化学试剂配制,同时还加有某种或某些天然成分的培养基。例如,马铃薯蔗糖培养基。
扩展资料
培养基有天然、人工两种。一般实验室使用的是RPMI-1640粉末培养基,以双蒸或三蒸水配制调pH至7.2-7.4,若pH值超过7.6或远低于6.8,则大多数细胞不能生长。RPMI-1640不耐高压灭菌,使用前需经灭菌0.22μm孔径滤膜滤过处理。
培养中常使用小牛血清(或胎牛血清)。血清亦不能高压灭菌,无菌的小牛血清需在56℃水浴30分钟灭活补体,置4℃冰箱存放待用。配制时含量视培养细胞种类、时间而定,一般用10—15%。由于血清成分复杂、条件不易控制,可选用无血清培养基。
为防止培养时期细菌的污染,可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抗菌素,一般用量与组织细胞培养相同:卡那霉素100单位/毫升,或双抗--青霉素100单位/毫升,链霉素100微克/毫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培养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