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全自动凯氏定氮仪,通过测定样品中总氮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凯氏蒸馏仪、粗蛋白测定仪等。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自动凯氏定氮仪及全自动凯氏定氮仪,自动化解决人力问题,减少误差,节省成本也提高工作效率。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凯氏定氮仪装置图)
凯氏定氮仪原理
将有机化合物与硫酸共热使其中的氮转化为硫酸铵。在这一步中,全自动凯氏定氮仪,经常会向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钾来提高中间产物的沸点。样本的分析过程的终点很好判断,因为这时混合物会变得无色且透明(开始时很暗),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然后蒸馏,将铵盐转化成氨。而总氨量由样本的含氮量直接决定会由反滴定法确定:冷凝管的末端会浸在硼酸溶液中。氨会和酸反应,而过量的酸则会在甲基橙的指示下用碳酸钠。滴定所得的结果乘以特定的转换因子就可以得到结果。
凯氏定氮仪装置图
蛋白质作为七大营养素之一,具有提供能量、构成机体组织以及调节生理活动等重要生理功能。人体所需蛋白质主要从食物中摄取,因此,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常作为评价食品营养质量的关键指标。国标GB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中关于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定氮法两种。那么,这两种检测方法有何异同呢?
1、发展历史
凯氏定氮法是由丹麦化学家凯道尔于1883年率先提出,由于设备要求简单,自提出后便成为蛋白质测定的经典方法,广泛运用于蛋白质检测中。
杜马斯定氮法是由法国化学家杜马斯在1831年提出,虽然该法比凯氏定氮法早半个世纪提出,但由于当时设备条件难以满足杜马斯定氮法的要求,限制了其发展。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德国贺立士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杜马斯法快速定氮仪后,杜马斯定氮法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随着仪器的发展演变,杜马斯定氮仪也不断更新,也成为蛋白质的主要检测方法之一。
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海能k9860
DRK-K616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是基于经典的凯氏定氮法而设计的全自动蒸馏,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滴定测氮系统。DRK-K616具备的核心控制系统,以及自动化的整机与精益求精的零部件,造就了凯氏定氮仪的优良品质。
DRK-K616全自动凯氏定氮仪
10.jpg
DRK-K616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产品特点:
1、自动排空与清洗功能,提供安全省时的操作。双开门设计让操作更安全更整洁。
2、蒸汽流量可控,实验更方便灵活。蒸馏出液温度实时监测器,在馏出液温度异常时,自动停止仪器的工作,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具有双蒸馏模式,满足不同实验要求,缓和酸碱反应的剧烈程度,消化管快速排空功能,避免实验人员接触蒸馏后的热试剂,全自动凯氏定氮仪,保护实验人员的安全。高精度加液泵和滴定系统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