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光伏产业的人对于多晶硅都不会陌生,多晶硅作为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材料,如今广受人们关注。多晶硅按照纯度分类主要分为太阳能级与电子级,太阳能级的多晶硅是目前太阳能电池中应用较多的原料,这类硅片在生产中多需要一定的工艺与切割,对于清洗用水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

太阳能晶体硅电池超纯水制备系统所需抛光树脂(太阳能电池原料硅晶体)
多晶硅在生产中的清洗用水采用普通的原水可不行,是需要采用符合标准的超纯水。应用UF系统、Ryperm曲线微导力系统再结合EDI装置工艺,制出达到符合标准的超纯水。该设备中的UF系统一般采用精度不小于0.03μm的公称膜孔,这样可以去除细菌、病毒、颗粒物质包括胶体,以保护后续Ryperm工艺中的膜;而应用的Ryperm曲线微导力系统,主要是利用逆渗透原理除去水中溶解盐类、有机物、大分子物质等,降低水中溶解态离子含量。该系统回收率高、废水排放量少,出水电导率≤21μs/cm;而EDI装置则是利用阳、阴离子膜对阳、阴离子的选择透过作用以及离子交换树脂对水中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电场的作用下实现水中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的深度净化除盐,并通过水电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装填树脂进行连续再生,可连续制取超纯水。
这样的超纯水设备还能够将水中不离解的胶体物质、气体去除至很低的程度,同时还配备浓水置换技术,防止设备中应用到的膜元件受到微生物污染,影响整体出水水质。
项目名称
苏州万科环境工程制备超纯水项目
工艺选择
EDI出水+抛光树脂
工艺原理
阴阳离子吸附制备超纯水
半导体行业超纯水制备
超纯水通常指的是电阻率能够达到18MΩ*cm的水,是既将水中的导电介质几乎
起初是美国科技界为研制超纯材料(半导体原件材料、纳米精细陶瓷材料等)应用蒸馏、去离子化、反渗透技术或其它适当的超临界精细技术生产出来的水,如今已广泛应用在生物、医药、汽车等领域。
半导体行业中的超纯水,又名UP水,主要是半导体原材料生加工、检测和半导体器件的制备用水。电子元器件对超纯水使用水质要求高。市场环境变化使得元器件尺寸缩小与精细度上升,使得超纯水水质与水量的技术指标不断提升
超纯水制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即初步吸附过滤阶段、反渗透净化阶段和树脂离子交换阶段。
其中,离子交换即是将水中的正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中的H+离子交换,水中的负离子与离子交换树脂中的OH-离子交换,从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步骤:
1、原水:可用自来水或普通蒸馏水或普通去离子水作原水。
2、预处理系统:原水箱、原水泵、杀菌剂、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换热器、阻垢剂系统。
3、双级反渗透系统:保安过滤器、高压泵RO、反渗透系统。反渗透膜可滤除95%以上的电解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胶体微粒和病毒等。由于绝大多数离子的去除,使离子交换柱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4、EDI系统:EDI的作用就是通过除去电解质(包括弱电解质)的过程,将水的电阻率从0.05~1.0MΩ·cm提高到5~16MΩ·cm。
5、抛光树脂:无化学析出的核子级树脂,去除纯水中残余的微量带电离子及弱电解质,使水质达到18MΩ·cm以上。
6、终端超滤: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力。是整套系统最后的防火墙,确保产出的高纯水不受二次污染。
项目概况
科海思根据业主具体需求,结合项目整体实际情况,采用EDI+超纯水抛光树脂工艺,灵活运用离子交换技术,利用两端电
在这个工艺流程中,经过离子交换出水水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和交换柱内水与树脂的交换效率。
科海思采用超纯水抛光树脂MB-106UP,它是由核子级强酸型阳离子TulsimerT-46Li及核子级强碱型阴离子TulsimerA-33OH以1:2体积比的剂量比例,预先混合的混床级离子交换树脂,专门提供给超纯水系统抛光用。它具有交换容量及优越的物理特性。
整个项目单罐运行,出水电导率做到了18MΩ以上,并且运行效果非常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