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弹射器
美国海军10艘“尼米兹”级航母,蒸汽弹射器,使用的都是C-13型蒸汽弹射器,一共装备有40条,再加上4艘“小鹰”级航母、1艘“企业”号航母,以及出口给法国“戴高乐”号航母的2条,一共上舰了62条,简直是创造了人类工业史上的一个“小奇迹”,可是,生产这些弹射器的美国BW公司却频临破产了。

蒸汽弹射器(蒸汽弹射器技术有多难)
BW公司不会想到有今天吧
BW全称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这是一家总部位于北卡罗纳州的电力工业设备公司,媒体报道它最近调整了军品部分,决定剥离弹射器部门,让其直接宣布破产清算,这就意味着美国以后再也不能生产蒸汽弹射器了。
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电磁弹射器的应用,具有全面取代蒸汽弹射器的优势,使得后者再无立足之地。实际上,蒸汽弹射器,在破产之前,BW公司的军品部门曾试图自救,想出了两个“绝招”,其一,是对10艘“尼米兹”级航母上的C13蒸汽弹射器进行升级,这样可保业务持续到2050年。而第二招,则是向印度出售“小鹰”号航母,但随着“小鹰”号近日驶往它的墓地,这一计划明显破产了。
蒸汽弹射器技术有多难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系泊试验并不是什么特殊阶段,简单来说,这是个完全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词汇。即当船舶仍然被缆绳系住(现在缆绳已经不是实指),停泊在岸边码头上时,对船舶本身和已经上舰的设备进行调试。相比于更加贴近实际也更加严格的海试阶段,系泊试验的外部压力更小,属于前者的基础和简略版。福建舰在下水3个多月后步入这一阶段,不能说很快但确实比较可观,表明经过山东舰的完整建造工作后,国内在航母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福建舰虽然吨位大幅增加,又搭载了电磁弹射器等先进设备,但国内仍然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推进早期建造、试验工作。
▲福建舰在今年6月下水时的状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不俗的建造速度,并不意味着福建舰就有特别惊人的设计。举个例子,受到官方公布福建舰正在系泊试验的影响,有观点认为当下仍然在其飞行甲板上的黑色工棚,更多的是起到保密遮挡作用。颇有一种国产电磁弹射器设计别具一格,如今已经安装结束,以至于连已经建造两艘搭载4部电磁弹射航母的美国海军,也需要学习的味道。而事实上,系泊试验虽然一般晚于舾装试验开始,但这并不意味着当前者开始时舾装就已经结束。特别是电磁弹射器这种,对工作精度、稳定性要求异常苛刻的装备,其安装过程注定要将外界干扰降到最低。
蒸汽弹射器原理
目前,航母弹射器的制造和使用的难度不言而喻,全世界这么多工业化国家、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能制造蒸汽弹射器,中国和美国能制造电磁弹射器,制造弹射器的门槛非常的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改变现有技术路径,就要创造新的技术路径,就要有新的技术产生,现在有一项新技术诞生了,这项新技术就是:恒力弹性,这是一项世界首创已经授权的发明专利,还未被开发应用,先开发者就是首次应用。
这个恒力弹性,结构非常简单,整体是一个弹性机构,如图1所示,由菱形和拉簧组成,如果由多个菱形组成,这个弹性在一个区域内,只改变伸长量,拉力不变是恒值,菱形的个数越多,恒力区域越大。恒力弹性的特点是只改变伸长量,拉力不变,是个恒值。若这个恒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作用一段距离(恒力区域),物体在这段距离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将获得一定的速度,如果物体换成舰载机,恒力弹性就是弹射器,这一新技术正好可以用在航母弹射器上,给航母弹射器带来新的技术路线,与以前经历过的任何航母弹射器的技术路线都不相同,是一个全新的原理,这种弹射器的特点是整个弹射过程,弹射力始终不减,持续推进。它与电磁弹射效果基本相同,优于蒸汽弹射,蒸汽弹射器,因为蒸汽弹射整个过程弹射力是逐渐减小的,弹射力在后程作用非常小,影响弹射效果。虽然恒力弹性弹射器与电磁弹射器弹射效果相同,但是,恒力弹性弹射器,技术门槛极低,制造及使用成本也极低,性价比非常高,蒸汽弹射器,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专利号:201410857543.5)


